文峰:“朗读者”背后是厚实的文化魅力

  长沙晚报评论员 文峰

  继广受好评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后,董卿的新节目《朗读者》于上周末播出后也是点赞声一片。首期节目中,围绕主题词“遇见”,六组嘉宾依次亮相。既有濮存昕、柳传志、张梓琳等行业名人,也有鲜花山谷夫妇、无国界医生蒋励等素人,特别是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压轴登场打动无数观众。(2月21日 《长沙晚报》)  

  董卿主持的节目这段时间走红,确实给我们很多思考。从电视节目的角度看,名主持人的诞生一般都与一档量身定做的节目有关。好的媒体节目就应该以人定节目,实现人和节目的有机融合。这样,媒体产品才能既实现专业化生产,又符合受众的口味。《朗读者》用情感共鸣唤回文学认知,给人一种新的实在的媒体体验。其先讲故事、后朗读的模式将文化与生活连线,它告诉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阅读,换一种方式去做高雅的文化交流。它不仅给人呈上了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更激发了很多人的阅读兴趣。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电视节目存在娱乐类综艺扎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央视打造的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表现可谓鹤立鸡群。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正在热播的《见字如面》通过书信展现了历史里的人和故事;刚播一期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这些节目高雅而给人以快乐,让我想起古代贤人雅士的雅集。时下,一些综艺节目虽然也以文化冠名,但它们的本质还是娱乐,只能让人发出几下笑声,并不存在或者鲜有什么营养可以吸收。事实上,在我眼里,《朗读者》就是一种新媒体。我认为新媒体和新媒介是两个概念,电视不一定就是传统媒体,微公号不一定就是新媒体。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档节目也告诉我们,健康需要营养,心灵离不开阅读。阅读一本书,你看见的是无声的文字,你听见的是有声的倾诉。当你能感受到这种倾诉,你就会发现世间百态的复杂和简单,就会理解情感的缤纷色彩,珍惜生命的本真价值。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你会放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傲慢;你会明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妙趣。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你可以发现,总有一段文字,能够撩动你的心弦;总有一些思维,能够为你打开一扇看见新事物的窗;总有一些表达,会让你陶醉在情真意切的海浪中。这就是文化本身的魅力。有人说,阅读要有呼吸的感觉;有人说,阅读要有燃烧的感觉;有人说,阅读需要给心灵以慰藉。我觉得,阅读应该从真实、价值、厚度、暖度的维度,去感受文字的亲和力。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残缺的,有些人的残缺看得见,比如肉体的残缺;有些人的残缺看不见,比如精神和心理的残缺。但是,我们每个人又可以通过阅读让自己完善和升华。即使你是身体的弱者,你依然可以做精神的强者;即使你看不见光明,你依然可以给人光明。正如董卿引用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诗——“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就让很多人感受到了阳光。

  值得注意的是,收看这档节目的大部分观众是年轻人,他们中很多人刚刚真正开始感知人生的内涵。“其他台综艺都在装疯卖傻的时候,央视使劲把大家的审美往回拉,每周六终于有节目可追了”这样的收视感悟令人欣慰。这档节目在启发年轻人如何给自己的生命质量做加法。确实,在这个物质食品丰富的时代,我们理应主动去搭配自己喜爱的精神食粮。故而,此类文化情感类节目多多益善。

【作者:文峰】 【编辑:曾茜】
关键词:评论 朗读者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