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下拨资金26.88亿元 湖南建立"8+1"救助体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1日讯(记者 匡春林)在今日召开的“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段林毅介绍了全省民政基本民生保障情况。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民生保障工作,省委第十次党代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民生工作思路和要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充分发挥了民政在基本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

  全省现有城市低保对象115.7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99.3万人、城乡特困人员50.8万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44.8万人、城市特困人员6万人)、重点优抚对象76万人、城乡孤儿3.8万人,年均灾害和冬春救助500多万人次、医疗救助500多万人次、临时救助46万户次、流浪救助30多万人次、慈善援助10多万人次。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有力

  湖南已初步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与社会参与的“8+1”社会救助体系,中央和省级财政5年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70亿元。制定实施全省低保统一指导标准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实际分别达到428元/月和260元/月,较2012年提高36.3%和70%;月人均救助272元和123元,较2012年增长21%和41.4%。

  今年,全省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制定兜底脱贫工作方案,将对一批农村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政策保障兜底脱贫。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制度,城市年均供养5185元;农村集中和分散年均供养6220元和3265元,较2012年增长71.3%、54.4%。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在19个市县开展“救急难”试点,普遍建立主动发现、工作协调、慈善衔接、信息共享机制,次均救助水平达到682元,较2012年提高32.7%。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初步实现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制度衔接,“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现县级全覆盖,有效缓解群众“因病返贫”问题。全省普遍建立低收入家庭认定核对机制,今年上线以来,已经核对3000多人次。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

  5年来,全省累计下拨救灾资金26.88亿元,救助受灾群众2600多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和修缮因灾倒损住房16.8万间,有力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目前,已在长沙建成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在市州建成7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25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投入2400万元,支持创建201个国家级和738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发展基础灾害信息员5.4万名。

  今年我省遭受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进入汛期后共发生32轮强降雨过程,共造成14个市州1595.6万人次群众受灾,灾情发生后我们高效应对,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紧急下拨救灾应急资金2.72亿元和一批救灾物资。目前灾后重建正在有序进行,我们正在谋划冬春生活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受灾倒房群众搬进新家过新年。

  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我省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64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1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44万人。近年来,湖南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先后出台养老服务实施意见、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扶持、社会引导、税费减免政策等30多个养老政策文件。

  据统计,2012年到2015年,全省新增养老床位9.2万张,养老机构床位已达27.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23张。建成社区(村)基层养老服务设施9156家,民办养老机构210所,民办养老床位3.5万张,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4000多个,城乡社区(村)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36.5%和22%以上。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办民营或公建民营试点,开展医养融合、养老合作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全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达30家。积极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业态,建成4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修订出台《湖南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启动实施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险,指导全省普遍建立高龄津补贴制度,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70%以上,全省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社会福利事业普惠发展

  按照政府公共服务托底清单要求,逐步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目前,湖南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已初步完成全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对81万名留守儿童实施建档立卡关爱保护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按政策保障3.8万名孤儿基本生活,深化困境儿童保护试点,“明天计划”累计帮助1674名孤残儿童进行免费康复手术。加快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目前覆盖目标人群139万人,每项补贴每人每月发放50元。完善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保护机制,开展了“流浪孩子回校园”等专项行动。部署开展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简称“三社”)等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引导省内10000余家社会组织、2600家城市社区、150余家慈善组织、100余家老区促进会、100余家社会工作机构等“三社”力量,帮扶1万多户贫困农户实现脱贫。

  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5年来,我省先后出台《湖南省募捐条例》、《湖南省志愿服务条例》等4个法规文件,在安老扶幼、扶贫济困、赈灾救援、助学助残、公益援助等民生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湖南目前已全面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慈善工作网络,通过慈善超市将慈善网络延伸到了街道社区,一批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慈善组织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发展慈善志愿服务,建立省慈善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集合民间志愿团队100多家,全省注册慈善志愿者达30万人,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湘江拾荒”、“关注湘江母亲河”、“助孤行动”、“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5年来共创建“爱心改变命运”、“金叶慈善医疗卡”、“迎新春送温暖”、“微笑列车”、“慈善阳光班”等公益慈善品牌项目100多个,建设慈善超市664个,接收社会捐赠慈善款物16.9亿元,慈善援助困难群众120多万人次。

【作者:匡春林】 【编辑:吴静波】
关键词:社会保障 民政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