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丨“七城联动 向‘锋’而行 ”大型融媒主题报道·湖南雷锋纪念馆
观看人数:168973
本期嘉宾:

  • 掌上长沙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从雷锋家乡湖南长沙到辽宁省多地,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实现了当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的三个愿望,也为全国各地人民树立了闪耀光辉的好榜样。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长沙晚报联合抚顺日报、沈阳日报、鞍山日报、辽阳日报、营口日报、铁岭日报,启动“七城联动 向‘锋’而行 ”大型融媒主题报道。

  • 掌上长沙

      今天11:00,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湖南雷锋纪念馆。

      编导丨柳静芸

      直播记者丨邓迪 易亿 刘琦

      导播丨柳静芸

      编辑丨张日

      审核丨罗敏

  • 掌上长沙

      跨越山河,向“锋”而行,从一座有“锋”的城市到另一座有“锋”的城市。在七座城市的纪念馆、博物馆或纪念展览中,我们各选取一件馆藏实物,探寻背后的动人故事。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琦 摄

      老式拖拉机,再现雷锋在团山湖开垦建设、进行耕作的场景,展出于湖南雷锋纪念馆。

      雷锋故事

      驾驶拖拉机,在祖国大地上耕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雷锋的一个美好愿望。1958年春,雷锋虽然在望城县委工作,但还是再三地提出请求,申请到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

      县委领导被雷锋这种极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所感动,决定让雷锋去农场学开拖拉机。就这样,雷锋成为望城县的第一代拖拉机手,成了一名真正的“新式农民”,他高兴地写了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发表在1958年3月16日的《望城报》上。

      在湖南雷锋纪念馆,春意盎然的艺术场景雕塑《耕耘大地》,生动再现了雷锋开着拖拉机,在团山湖开垦建设、进行耕作的场景。

      “南来的燕子啊,新来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了南方,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闪着惊异的眼光。我听清了呢喃的燕语,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今年改变了模样?’”到了收获季节,看到昔日荒芜的团山湖如今变成了粮仓,雷锋饱含深情地写下了65行的诗作《南来的燕子》。望城的山水养育了雷锋,他也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这一片土地。

      湖南雷锋纪念馆陈列文物、实物254件,包含被称为“镇馆之宝”的国家一级文物——1962年6月26日雷锋写给三叔雷明光的一封家书、国家二级文物——雷锋在望城县委担任通讯员时使用过的公文包。一件件馆藏实物、一个个小故事背后,彰显着雷锋的火热初心。

      传承实践

      “出了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在雷锋的家乡,一个个“雷锋传人”和雷锋式集体不断涌现,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家乡人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这座丰碑持续激发崇德向善的磅礴伟力。

      在长沙,志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志愿者。长沙以志愿服务作为学雷锋的重要载体,创建“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建立学雷锋志愿者联盟,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基金,全市160万名学雷锋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和各行各业,形成了“15分钟志愿服务圈”。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长沙涌现出袁隆平、任菲莉、廖月娥、周美玲、刘习明5名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42个,中国好人197人(组)。

      看到儿童落水,祖父母下水施救遇险,长沙市民胡光跃纵身跃入水中救人,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托举,三人成功获救,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68岁;东山派出所巡防队员张含深夜发现车辆坠河后,毫不犹豫跳入河中,徒手破窗救出两个人;被冰雪覆盖的春节回家路上,小车因路滑意外翻到水田中,长沙出租车司机胡爱军一家人及时发现,将车内四人平安救出……

      长沙深入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文明实践主题巡礼宣传,培育推出一批诚信建设先进典型,让身边榜样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让雷锋精神在星城大地熠熠生辉。(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琦 实习生 周瑞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