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蔡锷中路,寻“老长沙记忆”

相链区块链

曾承载着一代长沙人记忆的“又一村”在此次改造中已然重焕生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整齐的红砖外墙,拱形装饰的窗口,沿街屋顶轮廓错落有致、米色外墙优雅大气,行走在浓荫蔽日的街面上,浓浓民国风扑面而来。今日记者从芙蓉区获悉,蔡锷中路两厢有机更新项目已基本完工,为高楼林立的五一商圈平添一股清新古朴的韵致,也让2800多户老居民幸福感飙升。

  韵味提升:多处老地标重现民国风

曾经杂乱陈旧的三角花园,如今绿树成荫,芳草遍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老照壁、又一村、红色剧院、三角花园……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曾经承载着许多老长沙记忆。通过此次蔡锷中路两厢更新项目建设,这些老地标也修整一新。

  今日上午,记者在中山路北侧看到,经过顶层改造和外立面施工,又一村换上了红色外墙与米色窗棂,整体色调与一街之隔的市青少年宫遥相呼应,呈现出浓浓的苏式风情。作为长沙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剧院,红色剧院也在此次改造中焕了新颜,不但重做了屋顶防水,改造老化的下水道,外立面也重新设计,与街区整体风貌更加一致。而不远处曾以商业繁华闻名的老照壁,经过平整路面,增加绿化,重修通透式围墙,恢复了清幽的小巷原貌。曾经杂乱陈旧的三角花园,如今绿树成荫,芳草遍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据了解,蔡锷中路两厢有机更新项目总投资2.2亿元,面积178亩,范围东起建湘路、西至黄兴路、南临五一大道、北达中山路,将分为6个改造片区实施,涉及黄泥街、府后街、文运街、老照壁、老照壁一条巷、伍家井一条巷、伍家井二条巷等15条街巷、约2800户居民,房屋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

红砖墙面前一丛修竹迎风摆动,矮墙上一行行整齐的黛瓦平添一番古韵。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近年来,芙蓉区通过有机更新,打造了白果园、化龙池、都正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网红”打卡点。定王台街道办事处主任吴彦介绍介绍,此次蔡锷中路两厢棚改项目,根据不同片区老长沙的建筑风格和商业风貌,分别按照苏式风格和民国风情对中山路、府后街等区域的建筑进行了重新定位、翻修改造,让历史风貌与现代商圈有机结合。此外,该片区内还有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其中包括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历史遗迹5处,老照壁、楚怡学校、小吴门故址等,都通过改造进行了保护。

  幸福飙升:搬出去的居民又回来了

拆除违章建筑后改建的亭子成了居民们休闲空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如今,家住府后街二轻工业局宿舍的刘叠平得空就拎一把扫把,将楼梯间扫得干干净净:“改造之后,环境美了,住得舒服了,更要好好爱护!”

  71岁的刘叠平告诉记者,该片区的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屋顶漏水、墙面脱落、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十分普遍,此次改造过程中,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听取意见,解决了不少“老大难”问题。

  她所住的二轻工业局宿舍,一楼到二楼没有楼梯扶手,老人们上下楼都是小心翼翼,这次终于装上了结实的新扶手;因下水道老化,化粪池常年散发异味,居民们苦不堪言,经过更换大管径管道,解了大家的心结。此外,施工方还拆除了有安全隐患的废旧蓄水池,楼道内墙也粉刷一新。开心的居民们每户自发出资200元,给过道墙面贴上了瓷砖,让家园更加美观。据悉,此次有机更新共惠及2800户居民。

小巷围栏上,精心制作的老地名名片唤醒沉睡的城市记忆。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行走在小巷中,处处都有巧思,红砖墙面前一丛丛修竹迎风摆动,矮墙上一行行整齐的黛瓦平添一番古韵,围栏上精心制作的老地名名片唤醒沉睡的城市记忆……从前,老照壁与一条巷之间被围墙隔断,拆除围墙后,两个院落往来亲切,新巷子被居民们亲切命名为:“老照壁一条巷”。在府后街住了一辈子的陈国强自豪地告诉记者:“看到改造得这么好,不少搬走的邻居都搬回来了!”

  黄泥街社区书记蒋锐介绍,该片区房屋以单位宿舍为主,大多以围墙隔开,许多违章建筑更将本就狭窄的小巷堵得水泄不通。这次改造通过拆违拆围,腾出了公共空间,打通了片区微循环,重塑老街巷的空间格局,新增了不少绿地、空地,还改造了小游园,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周游】 【编辑:张日】
关键词:蔡锷中路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