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健全了,孩子们越来越健康,我见证望城疾控事业大跨步发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实习生 尹松江


自述

  我叫陈际平,1949年12月出生,1977年毕业于长沙卫校(现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后,在望城从事公共卫生防疫工作30多年,分别在计划免疫科、流行病科、食品卫生科工作,因表现突出,多次荣获省、市、区(县)的先进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表彰,一直到2009年光荣退休。这些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专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人民更健康,我见证了望城疾控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变化。


家国故事

          感恩:农村娃迎来学医好机会

  1949年12月,陈际平出生在长沙县坪塘镇(1978年望城县恢复建制)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六兄妹,他排行老五。赶上了好时代的他进入长沙市第24中学(现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学校的助学金基本上都给了我们这些贫困的农村孩子。”

  初中毕业后,17岁的他回到农村务农,跟着村里人兢兢业业地种田、修水利,一干就是8年。

  1975年,机会来了!长沙卫校招生,因为勤奋刻苦也因为有文化知识,陈际平被村里推荐去读书。听到这个消息,陈际平激动得整晚难眠,就这样他与公共卫生事业结了缘。那时候,百姓过江主要靠轮渡。背着一床棉被和几件换洗衣服,陈际平搭乘轮渡离开河西来到位于河东的长沙卫校。

  “日夜苦读,不懂的地方就死记硬背下来,慢慢消化。”在经历两年如饥似渴的求学生涯后,他被分配到长沙县卫生防疫站,1979年被划入望城县卫生防疫站。

  “认真做事,报效祖国。”陈际平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望城的公共卫生事业基础几乎为零,大部分人对公共卫生的概念模糊,也不了解其工作的意义。参加工作之初,他们连办公室都没有,借了文艺宣传队的地方办公,直到1979年正式成立望城县卫生防疫站,才有了一栋三层楼的办公楼:“总共18个人,要负责卫生防疫、妇儿保健、食品安全等工作,个个都是多面手。”

         难忘: 骑着单车挨家挨户接种疫苗

  对陈际平来说,办公条件简陋并不是大问题,最难的是增强百姓的健康意识。

  上世纪70年代的老百姓很多是初次接触疫苗,不理解接种的意义,也恐慌接种后的一些正常反应,传出很多谣言,导致接种率很低,“每次搞集中接种疫苗,我们到了村里,第一件事是通过村里,组织老百姓开动员大会,普及疫苗知识,然后挨家逐户上门给孩子接种疫苗,一个村可以待一个星期。”就这样,背着一个装着疫苗制剂的箱子,骑着一辆自行车,陈际平跑遍了望城各个乡镇。

  与危险相伴,是疾控人要攻克的另一道难关。

  “哪里有疑似病例,我们就要往哪里去。”上世纪80年代,靖港爆发“2号病”(埃尔托霍乱)。陈际平第一时间奔赴疫区,针对感染人群及其呕吐物、排泄物等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和消毒隔离。由于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陈际平和同事每次都要全副武装。那时正值三伏天,陈际平忙完后,脱下防护服,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回到家里,全身覆盖了一层盐粒。

  “那时候,好多人怕做这行,但总要有人做吧?既然吃了这口饭,就要做好。”陈际平笑着说。凭着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成绩,他一次又一次获得了表彰。如今,一本本烫金的红色证书塞满了老人的小木箱,成为老人一辈子的宝贵财富和荣耀。

            幸福:孩子们越来越健康了

  1983年,经人介绍,32岁的陈际平与当地一名教师结为伴侣,并于次年生下儿子陈佳。经过奋斗,勤劳的两人在1986年建起了新家,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与此同时,望城县卫生防疫站也在不断发展,人员越来越多,设备不断添置,还建了宿舍和食堂。2004年12月,卫生监督监测体制改革,望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望城疾控”)成立。

  “以前不理解爸爸为什么那么忙,母亲过世后,高中三年我基本上都是吃盒饭度过的。”2006年高中毕业的陈佳也进入父亲就读的学校读书,2008年至2012年在望城疾控从事结核病防治。正是那几年的职业生涯,他对父亲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一有状况不管周末还是晚上,大家都要赶过去。遇上紧急突发事件,更是全体人员出动。”

  已经离开望城疾控数年的陈佳自豪地表示,那段职业生涯让他受益匪浅。“疾控人都要敢于奉献、舍得付出、耐住清贫,这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精神。”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区、镇(街道)、村(社区))健全了;原是疟疾高发区的望城,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达到基本清除疟疾的标准,人禽流感也没有发现病例;预防接种信息全国共享了,孩子们打疫苗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健康……”两岁的小孙女陈芸熙和许多孩子一样,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受益者,按时接种疫苗成为爷爷陈际平关心的事之一。离开工作岗位10年后,陈际平依然关注着望城疾控的发展。近年来,望城疾控技术队伍不断加强,现有工作人员7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到76.6%。硬件条件也进一步改善,2018年望城疾控启动投资近3000万元的实验室及业务用房新建项目。项目建成后,望城疾控的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如今住在2010年重建的三层楼洋房里,儿孙满堂的陈际平倍感幸福:“我的退休工资每月有4000多元,单位不时组织退休职工过党日、老人节,我的退休生活很精彩。”


家国感悟

  我参加工作30多年,都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我深切体会到,随着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日益重视并不断增加投入,望城的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区、镇(街道)、村(社区))健全了,人员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完全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疾病预防控制的科学技术也显著提高,通过积极推广预防接种和口服预防药物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相应疾病的发病率。更关键的是,通过多年来各级卫技人员多形式、不间断地广泛宣传和培训,卫生知识的普及率在95%以上,村(居)民的卫生意识显著增强了。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我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与自豪。我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相信在祖国的温暖怀抱中,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陈际平

2019年7月16日,陈际平和儿子、儿媳、孙女的全家福。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2019年7月16日,陈际平和儿子、孙女的合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1949年出生的陈际平,1977年从长沙卫校毕业后进入望城县卫生局工作。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翻拍1983年的陈际平。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翻拍1989年陈际平一家人在自家门口合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翻拍1986年,陈际平的儿子陈佳和妈妈在自家门前坐在摩托车上合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翻拍

 

【作者:朱华】 【编辑:杨云龙】
关键词:望城 疾控 家国情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