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 家乡是一片适合创新创业的热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4日讯(高新麓谷记者 周秋燕)杨乐之,湖南长沙人,在湖南大学完成本科及硕士学业后,被湖南大学公派至加拿大高校读博。学成归国后,放弃国际性高端研究所以及国内顶尖学府抛出的“橄榄枝”,来到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沙矿冶院”)工作,为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长远锂科等长期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经过几年的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后,杨乐之带领团队获3项发明专利,他所负责的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有望取得突破,在近期实现产业化。

海归博士杨乐之带领团队获3项发明专利

取经  公派出国读博  深耕材料学

“他年纪轻轻就带团队担纲我们即将产业化的一个重大项目。”说起杨乐之,长沙矿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涂飞跃赞不绝口。

1983年出生的杨乐之,已在碳材料领域浸染多年。完成材料学相关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后,杨乐之因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出色的科研实力,在“双一流大学的国家公派项目”中,由湖南大学公派至加拿大读博士研究生学位。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中,杨乐之的研究方向定为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烯等碳材料的智能化运用和产业化。

“国外求学阶段,他发表了不少含金量很高的学术性论文,获几家国际上非常出名的科研院所任职邀请。”涂飞跃介绍。对此,杨乐之坦言国外平台、机会虽好,但他希望报效祖国。此外,他发现湖南、长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施展抱负的平台和机会显著增多。2015年底,他学成归国,接到了省内许多著名高校的任教邀请。“相对于任教、做理论研究,把心血变成专利、文章、理论,我更想将其变成产品,方便人们的生活”,杨乐之介绍。国际化视野强、科研观念及方法新、碳材料研究经验丰富等,杨乐之被长沙矿冶院“相中”了。“长沙矿冶院科研实力雄厚、产业化经验丰富,曾经在高新区孵化了长远锂科、金瑞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杨乐之介绍,就职后他第一时间来到了长远锂科,学习科研成果产业化流程,了解企业各项生产流程,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沉淀  3项发明专利  力促产业化

杨乐之的科研实力和干劲很快凸显出来了。有一次客户提出产品某项性能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改进。杨乐之接到任务后,马上带着团队第一时间制定了实验方向和具体方案。明确的责任分工、先进的科研方法、三班倒的精力投入,圆满完成了任务。“杨乐之敬业、有责任感、做事仔细认真”这是他周围同事对他的最简单的评价。每逢科研任务紧时,杨乐之和团队都是主动加班,遇到一些周期超20个小时的实验时,他们自觉等试验周期结束才走。短短3年时间,杨乐之带领团队拿下3项发明专利,由他主持的湖南省某科技创新课题被评级为优秀。他更被委以重任,成为该企业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成果化的团队负责人。

然而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不容易。可在实验室极端条件下实现的技术,很难在批量化、自动化的生产中实现。大批量生产对于成本、质量管控的要求是技术放大的最大的“拦路虎”。理论研究往往注重某一个新方法、新思路,靠的是点的突破,而产品开发却需要面面俱到,做到面的完善。一次次反复试验、一项项技术攻克,杨乐之与团队成员在生产工艺、环境、成本控制等环节苦下功夫。每天,他都会查看成员的工作日志,每周组织团队成员碰头,指出原理性、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制定改正、设计与研发方案。“除了日常研究工作,我们还走进企业,寻找科研成果产业化经验,参加学术探讨、与供应商对接、听客户反馈意见……”杨乐之介绍。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接连取得突破,已进入中试阶段,达产后有望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目标   抓住难得机遇  助推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杨乐之介绍,不管是“中国制造2035”还是“十三五规划”都聚焦这个行业,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和重要攻克点,近年来备受关注。

“高新区已率先行动,布局杉杉能源、长远锂科、科力远、伟徽新材等电池企业,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杨乐之坦言,目前长沙矿冶院孵化企业——长远锂科的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全国第一,该项目如能实现产业化将与其相辅相成。而湖南的创新创业氛围非常浓厚,政策落地快,高新区有专门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文件,各项产业支持政策体系也很完善。

“希望像长远锂科一样,这个项目也能早日实现产业化,在家乡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开花结果,成为下一个细分领域市场的隐形冠军企业。”这就是藏在这个年轻人心里的小目标。

【作者:周秋燕】 【编辑:段欣妤】
关键词:杨乐之 杨乐之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