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智能共享出行将成城市移动重要模式

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鸟瞰局部效果图。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9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张璋 刘洋)湘江智谷,驱动未来。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湘江对话暨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开园仪式近日举行,在当日下午的“湘江对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端思想对话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车株洲所董事长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校长顾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孙逢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董事长李泽湘等一大批业内顶级专家,带来了“新时代汽车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机器人行业与汽车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变革”等演讲,畅谈新时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发展和变革,畅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优势。

  智能网联汽车成世界制造新标志

  李骏认为,全球正在加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其已经成为世界制造的新标志,研发属于中国标准的体系十分重要。“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应与中国新一代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深度融合创新。大数据和AI云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也是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智能共享出行将成为城市移动的重要模式。”李骏建议务必要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国家系统工程,加速突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数据库建设、测试能力建设、安全评价体系建设,适应中国场景,形成中国特色,技术优势才是智能网联产业持续增长和树立地区优势的关键。

  孙逢春分享的主题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工程应用》。孙逢春表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要方向。国家平台、地方平台和企业平台将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并对动力电池溯源管理、车辆行驶里程建立起大数据管理系统。

  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带来主题为《双引擎驱动的高智能互联网汽车》的演讲。何小鹏介绍,AI+互联网是下一个趋势,未来的汽车一定要做到智能网联,而长沙核心目标是要把移动互联网、AI互联网、智能制造作为下一阶段重点。“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中国和全球的某些公司会推出小规模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但这仅仅是开始,真正困难的是大量推出这样的车型,并且运营好,收集真正的线下数据,而这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何小鹏预测。

  何小鹏介绍,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00万台,而目前自主品牌占比在提升。AI+互联网+电动汽车是中国新汽车时代的巨大机会,而AI能力是互联网汽车的新标志。小鹏汽车首款上市车型G3年内将交付,G3有高智能的进化、高性价比、高颜值等特点,全车装有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3个毫米波雷达的全方位感应器。

  自动驾驶所需核心技术已掌握

  目前中国物流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巨头之一,顺丰集团CTO田民认为,短短7年时间,中国物流规模能达到如此水平离不开通信和交通物流两个通路,得益于政府的重视与扶持,这些都是国际上独一无二的。一直以来顺丰对于AI颇为看重,特别是近期顺丰倾力打造的智慧物流依靠的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硬件等,具有以下特点:互联互通、数据驱动、深度协同、高效执行。田民透露,“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落地可能要比大家想象的更快。”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博世的积累不可谓不深。据博世汽车部件(苏州)公司自动驾驶产品经理丰浩介绍,博士新的造车理念是基于安全为最大的基础,做车不同于手机,未来博世在智能网联方面也将会让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在中国逐步落地,本土的工程师也基于中国路况进行了一些开发。

  中国标准的制定、新能源的研究、人才培养、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当然不是某个企业或地区所能承担的,这需要优势互补调动地区产业资源,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平台,联合多方力量通力合作才能推动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加速落地。

  丰浩表示,自动驾驶在中国从概念到逐步落地,博世自动驾驶搭建了蓝色世界和绿色世界两个系统,蓝色世界包括高速公路引导、交通拥堵引导等,绿色世界包括自动泊车等。目前博世已经掌握自动驾驶所需的核心技术,其全新一代的雷达传感器点云密度比上一代提高了近10倍。目前博世和吉利、长安都进行了合作,未来博世将转变为一家软件公司,集成博世精准定位服务的好精准地图生态系统,提供自动驾驶系统化解决方案。

  交通事故最少共享效率最大化

  “相比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我国无人驾驶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积极性很高,国家政府和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我相信以后会发展很快。”国防科大教授贺汉根说,国防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汽车自主驾驶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到2000年初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面向高速公路环境的无人驾驶汽车;2011年,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km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

  “我研究无人驾驶技术,目的不是无人驾驶,是帮助人来开车,构建主动安全系统。”贺汉根解释,人们系上安全带的行为是一种被动的安全系统保护,帮助人们在事故中减轻受伤程度;而无人驾驶技术构建的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拥有回避危险情况功能,从国外的数据推断,可减少约50%的交通事故概率。

  “未来城市的交通,应先有数字化、智慧的城市,再有无人驾驶汽车。”贺汉根认为,无人车智能交通系统应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地面智能控制中心、地面智能设备和无人车。“以后的交通灯是给车看的,而不是给驾驶员看。”他表示,未来无人驾驶将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交通事故最少,汽车共享效率最大化。

  无人驾驶技术渐入城市场景

  长江学者、酷哇机器人无人驾驶首席科学家郁文贤认为,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应该重视城市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和应用的落地,用无人驾驶技术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

  他说,未来无人驾驶领域更应该重视以人为主的城市生活场景,不能仅仅依靠北斗、GPS进行有效定位导航。能不能做些现在很快能用的产品,如小区送货的小车、短距离接驳车、校园无人车。“未来无人驾驶要发展核心技术,着重发展场景特征驱动下的全局定位和情景认知下的动态路径规划。”

  郁文贤介绍了“一核一群多维”的技术结构,并认为该结构能使无人驾驶走入多样化城市场景深处。具体而言,一核指围绕一个技术核心:低速、动态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一群为无人驾驶作业机器人群,负责数据收集管理、集群智能调度管理、路径引导规划、远程控制等;多维则指无人驾驶技术服务于智慧城市方方面面。“未来随着场景复杂化,肯定是由多个机器人来完成工作。”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瓶颈主要在场景适应性、协同能力、学习效率和低成本方面。”郁文贤建议,先把场景做好,从细分市场限定场景开始,找最有条件的地方去培育协同能力,在场景、数据驱动下提高机器学习与知识迁移能力。他强调,城市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需要在场景、数据、平台开放的生态驱动下完成。“一个城市本身要有规则,这是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先决条件。”

  人才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

  李泽湘带来“机器人行业与汽车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变革”主题演讲。他表示,湖南湘江新区目前已高瞻远瞩打造了独特的平台,未来不论任何产业,人才是重中之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借鉴作用,他表示,创新人才培养是智能时代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产业生态、科学孵化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有效举措。

  李泽湘说,汽车和机器人产业,是现代科技的一对兄弟。他介绍了汽车的发展历史,从达芬奇汽车到牛顿汽车,福特汽车再到特斯拉汽车;机器人从数控机床到工业机器人,再到无人机,不断演变进化。

  这些年来,李泽湘带领的团队包括李群自动化和逸动科技等,并分析这些公司诞生的共同点,分享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即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基于项目的学习,拓宽国际视野。他认为,人才是长沙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的开园将产生大量测试数据,这些数据是宝贵的资源,但还需要诸多因素注入,特别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人才,同时需要场景(乘用车、商用、公交、市政、工业等)。有了数据、人才和场景融合,打造智能测试的“生态系统”,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张璋 刘洋】 【编辑:李勇刚】
关键词:湘江新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