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向未来特别报道②|产业强区 大道朝前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胡益虎

七年前,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获授牌,以湘江之名,肩负起创新发展的国家使命。

下线首台“新区造”鲲鹏服务器,打造领跑全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孕育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以全省5‰的面积创造了6%的GDP。犇跑七载,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湖南湘江新区已今非昔比!

产业强区、产业兴区。2022年,湖南湘江新区迎来新“起”点,争做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先锋队、排头兵,勇当“强省会”战略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带动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正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目标,成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支点。

产业引领 创新驱动

产业强区,是国家使命。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国家级新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

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获授牌时,其发展战略定位是“三区一高地”。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肩负使命,一路向前。

瞄准先进储能材料、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生命技术、信息终端、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等5大高端制造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3大现代服务业,新区“5+3”产业发展格局构想逐步形成。

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在“5+3”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体两翼三个走在前列”发展思路。“一体”,就是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动能转换”这一主体目标,加快推进由土地财政、房产驱动向产业引领、创新驱动转型,以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两翼”,形成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十三五”期间,湖南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602.5亿元增加至2511.3亿元,年均增长9.1%,成为带动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产业强区,是时代要求。

2021年11月25日,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

强湖南,关键在于强省会;强省会,关键在于强新区。

要以更高站位认识、定位、建设新区;要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要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创新;要以更大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以更大步伐推动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要在打造“三个高地”上勇争先作示范、在建设高品质城市上勇争先作示范、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上勇争先作示范、 在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作示范。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湖南湘江新区的新期待、新使命。

争先进位,2021年,新区经济总量跃上3674 .2亿元新台阶,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前六,正疾步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产业强区,是责任担当。

如何带动全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打造产业新区是新区担当“强省会”战略主力军的关键,以更高标准推进产业发展,需要全域思维、全局考量、全盘谋划!

湖南湘江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以实际行动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强省会”战略部署精神。“新区重点在制造强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保障等12个方面部署了相关专项行动。

加快打造“四个新区”,即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一方阵”,力争到2026年GDP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比重由6%提升至8%左右。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树标杆。”湘江西岸,推动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已然成形,1200平方公里的新区热土上,演绎着开放引领、创新崛起的时代强音,书写着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强产业重在强项目

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达5000亿元,这是新区的蓝图,也是新区的担当。

怎么干?

“打造产业强区是担当‘强省会’战略核心支撑的抓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牛鼻子,谋项目就是发展新动能。”

强经济必须强产业,强产业重在强项目。

4月20月下午,湖南湘江新区全域153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548亿元,掀起了项目建设新高潮。同时,福米科技全球总部基地项目、新奥集团湖南总部项目、科大讯飞湖南区域总部和智能制造中南总部项目、长沙深业产业园综合体项目、欣旺达智能硬件综合生产基地项目、鹏博年产7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新区,为新区的金融科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片区开发增添发展新动能。

集中开工,一次次为新区的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装上新引擎。

昨天的产业项目就是今天的发展新动能。

三安半导体实现首批厂房投产;中联智慧产业城首开区初具雏形;10亿瓦锂离子电池、三一起重机械、智能终端产业园等进展提速......新项目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7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始终着力抓项目、扩投资,聚人才、抓创新,优环境、促升级,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产业格局加速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突破,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加速提档提质,以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构建,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了“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驾驶之城”两张亮丽名片。

新起点,再出发。2022年,新区全域加快推进730个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将完成投资1600亿元,其中实施“五个十大”项目,成为新区落实“强省会”战略、打造“四个新区”的抓手。

从梅溪湖到洋湖,从岳麓山到大王山,从滨江到湘阴、九华片区……宏大的战略规划正转化为一个个围绕产业、项目的实干实绩。

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项目,孵出一个产业集群。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战鼓齐鸣、旌旗招展。“目前已有7家企业意向入驻。”在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首开项目智联创新园科创研发基地一期项目建设氛围正浓。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项目规划布局智联创新园、智联加速园、智联制造园、智联服务园、智慧农业科技园、数字融城示范园等七个“园中园”,一季度投资1.36亿元,已完成年度计划的45%。

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里项目全面开花。长沙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现场主体已封顶;泰康之家·湘园康复医院将引进国际医疗机构;爱尔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城启动幕墙工程。

一季度,新区全域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3%。

当前,湘江新区正处在从“五年成规模”向“十年树标杆”迈进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这一目标,全力实施“五个十大”项目,推进湘江新区各项工作在全国争先、省市率先、区域领先,当好发展标杆,形成改革示范。

强产业企业是主力军

先进制造是新区产业发展的“压舱石”。

产业强区,产业园区是主阵地。

湖南湘江新区域内有岳麓区、宁乡市、望城区等区市、片区和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岳麓高新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产业园区,去年,九华、湘阴片区加入到新区大家庭。

一季度,新区各产业园区片区亮点纷呈:望城经开区规模工业增速居全市国家级园区第1位,长沙高新区固投增速居全市园区第1位……实施产业强区推进行动, 产业发展跑出高质量,培育了新动能。如今,新区持续强化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加快构建“5000亿园区、千亿产业、百亿企业”产业格局,擎起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产业强区,企业是主力军。从企业航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区企业正在打造先进制造高地的赛场上打破一个又一个的记录。

最近,新区企业中联重科、楚天科技入选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合发布2021中国智能制造50强排行榜。 湖南湘江新区今年选出全域工业产值百强企业、研发投入百强企业、百强项目等,以“真金白银”的扶持奖励资金全力为企业稳健增长、创新发展“添薪加油”。政策兑现的背后,正是湖南湘江新区汇聚优质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内生动力、释放创新动能的战略谋划、政策定力与精准施策。

产业发展跑出高质量,培育了新动能。

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全域工程机械产业产值超千亿,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进入准千亿级行列;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速达27.4%。以中联重科、比亚迪电池、三安光电、华为手机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形成全国影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六个全国第一”,产业投资潜力居全国第三,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项目居全国新区前列。

未来五年,新区将 强化“产业强区”“产业兴区”理念,继续狠抓以“三智一芯”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深耕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智能终端、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新能源特色产业,推动智能网联与智慧工程机械融合创新应用。 力争到2026年,涌现1个以上5000亿园区,3个以上千亿产业,20家以上百亿企业,加快打造高端产业新区。

与新时代建设偕行,与新发展格局共振,湖南湘江新区的故事正在续写。

新开局,新起点,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当好主力军、先锋队,新区力争到2026年,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作者:胡益虎】 【编辑:陶惠卿】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