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实战培养模式搭建学生成才平台

长沙晚报2017年3月17日A8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7日讯(记者 徐媛)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名单,长沙学院成功入选。入选的52家单位中,包括41所高校、4个地方政府和7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41所全国高校中,湖南仅有两所,长沙学院跻身其中。

  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长沙学院的《互联网+校园娱乐PGC·赞美文化》项目从全国11万个项目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全国总决赛银奖。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长沙学院环境光催化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一束光一小时降解92%的甲醛”的实验成果已引起家装行业的关注。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这两项得之不易的荣誉,是长沙学院探索本科院校如何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缩影,也是长沙学院党委、行政近年来积极探索后给出的答案:紧紧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国家和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社会服务需要、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三者的有效对接。

  2016年上半年,学校成功立项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成为全国100所、湖南省4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的转型发展之路越来越明晰。

  培养实战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修炼手册”

  从热播的电视节目《奇妙的朋友》《爸爸去哪儿》再到《全员加速中》《妈妈是超人》,长沙学院2016届毕业生李鑫还未毕业就参与了多个湖南卫视热门节目的制作。镜头里的欢笑和眼泪都让作为实习摄像助理的他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虽然挺辛苦,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实习中成长了起来。”李鑫告诉记者,收视十分火爆的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变形记》《出彩中国人》节目组都有他的同学参与。许多优秀的学生通过实习一毕业便被电视台直接录用。

  该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张鹏目前是湖南经视记者。他和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他们的选题以电视台等媒体的实际项目作为学年设计、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各毕业生“真题实做”,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能直接获得实战能力。

  “学校是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来安排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张鹏告诉记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时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互为转换,在对自我的认知中发现差距,寻求更大的进步。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不可复制性决定其需要的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特殊人才。”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易为老师介绍,与迅猛发展的广播影视业不相适应的是影视策划、编导、演播、制作人才队伍的相对匮乏,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长沙如要打造成为东方“好莱坞”,从业人员估计要十万左右,因而急需高校大量培养影视人才。而长沙学院与“电视湘军”地方优势企业合作培养的学生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极具就业竞争力的实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长沙学院不断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确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近些年,长沙学院积极探索自身与长沙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点,湖南电视湘军的影响力、电视产业的发展让长沙学院看准了这一资源。

  长沙学院与长沙广播电视台(集团)合作共建了省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该校充分发挥“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体制的优势,集聚省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资源积极投入学校转型发展,尤其是积极争取长沙市政府、部门以及产业园区的支持,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共同打造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平台、基地,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协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毕业生欢呼雀跃。长沙学院供图

  寻找新研究热点

  一束光,一小时降解92%的甲醛

  新装修房子里的甲醛,经过光催化技术的处理,未来或许能在数小时内便被降解,这真的可能吗?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里一项“一束光,一小时降解92%的甲醛”的实验成果证实了这一点,而这项技术成果已经引起家装行业的重视。

  这个坐落于长沙学院的省重点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了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环境与能源光催化研究重镇,他们研究的光催化材料,能够有效降解甲醛等有机污染物,比目前常用的活性炭更有效、更环保;他们研制的功能陶瓷具有“自清洁”性能,能够有效地清洁材料表面附着的污染物,可应用于汽车反光镜、手机屏幕、建筑物外墙等诸多领域。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长沙学院环境光催化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试验室主任张世英说:“我们的材料专业比不过中南大学,化学、环境专业比不过湖南大学,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在这些学科的交叉领域寻找新的研究热点——光催化材料,握紧拳头,形成合力,差异化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发展。”

  长沙学院光催化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依托环境光催化应用技术省重点实验室,聚焦光催化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应用技术瓶颈,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远大空品科技有限公司、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同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4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各1项。

  与此同时,该中心将以培养环境和能源光催化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开阔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交叉培养、人才引进、相互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为途径,打造出一个光催化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服务本地经济做出贡献。

  长沙学院校长杨小云介绍,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质是实现“三个对接”。一是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二是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将教学过程与企业(行业)生产实践对接。将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将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外引智内培优

  打造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

  2015年12月,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与阿里巴巴集团、湖南友联供应链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湖南跨境电商人才,并为企业提供电商项目服务。目前已培养通过阿里巴巴初级认证的跨境电商人才近700名。

  跨境电商工作室负责人杨芳博士于2007年获“ERP管理咨询师”,曾受聘于金蝶软件长沙分公司培训讲师,一直以来从事企业ERP咨询、跨境电商行业调研与项目服务。她带领工作室学生参与电商大赛、互联网创新比赛、物流仿真大赛、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等实践活动;指导的学生获第三届大学生创新论坛十佳论文奖、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互联网创新比赛全国铜奖;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她指导的项目《互联网+校园娱乐PGC·赞美文化》获银奖。

  “上我课的同学都会觉得很累,但是收获总会很多。”荣斌老师是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的副院长,来校任职前在长沙政法频道工作,“我在一线的时候发现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对工作上手很慢,所以授课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一线的具体节目任务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去到一线参与具体的节目实践、邀请一线同行指导学生完成专业实习……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具体措施中,荣斌老师不断拉近课堂与新闻一线的距离,为学生的梦想搭建起了一座实践之桥。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教育中一个“痛点”,如何攻克这一难关成为众多高校研究的课题。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点。长沙学院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近年来创造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优秀博士,鼓励硕士学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深造。聘请部分在行业内有影响、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兄弟院校的教授为兼职导师,参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今年,学校成功立项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成为全国100所、湖南省4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转型发展的步伐加大了。为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大学,学校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学科领军人才可享受200万元的安家费以及每年80万元的特殊津贴,同时,科研启动经费(自科类)达到500万元以上。

  在长沙学院转型发展规划(2016-2020)的目标中,学校将在“十三五”实现:全职引进60名左右国内知名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或具有3年以上行业背景的青年博士;建立健全“星城学者”产业教授、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聘任制度;聘请30-50名国家和省市科技企业家、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知名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担任学校“星城学者”产业教授;每年聘请130名左右行业、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来校讲学,联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合作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到2020年末,“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每年聘请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人数保持在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

  “长沙学院将立足于学校实际,瞄准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需求,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扬长避短,调整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品牌学科、品牌成果和品牌服务,着力培养地方急需、品学兼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努力成为长沙地区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服务平台和转移中心。”长沙学院党委书记韦成龙表示。

【作者:记者 徐媛】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长沙学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