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三观”培养很重要,来看看“周梅”版2019高考试卷评析
2019-06-09 10:15 观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和平 通讯员 曾蓓)6月8日下午,随着外语考试的终了铃响起,2019年高考就此结束。今年高考湖南使用的全国1卷难度如何?主要考察哪些知识点?体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今日,周南梅溪湖中学高三各备组的资深老师们一一上阵,对今年的高考试卷进行逐一评析。希望他们的精彩评析和用心提炼的攻略,能够对后来学子有所启发和帮助。


      语文

      作文教学更要重视“三观”培养

      周梅高三语文备课组

      执笔人:刘鑫


       试卷总体质量比去年好,特别是作文,与2017、2018年的作文相比,虽然依旧是不回避社会热点,积极响应时代精神和国家号召,但不同之处在于今年的响应更加迂回,更加巧妙,也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加有话可说,有话好说。相信今年会涌现出更多真正优秀的作文。还要注意到,自2016年以来,全国一卷作文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无论是2016年的“奖惩观”、2017年的“中国观”、2018年的“未来观”,还是2019年的“劳动观”,基本不在审题环节“伤害”考生,话题也贴合考生实际并直指当下。60分的高考作文,不仅仅考查审题,更需要考查考生的思考表达、价值判断、社会参与、甚至是眼界情怀。所以需要我们的老师在指导作文教学时,不单要注意方法、技巧的指导,更要重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


      数学

      周梅高三数学备课组


      文科数学

      对“三大主线”优先着手

      执笔人:孔凡龙


      2019届高三是新高考的倒数第二届,为顺利向新高考过渡,文理数学同题率增加,无疑对文科生要求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不出意料地从“理解”“知道”转变为“理解”“掌握”,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故考生复习时需要回归知识本质,理解应用方法,对三大主线“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优先着手,全面复习扫雷,打好基础,再适当使用部分理科数学试卷,培养题感。


      理科数学

      作为一套试卷难度变大

      执笔人:张鹏


      本次理数全国1卷,小题多数较为常规,大题17题、18题也很常规,学生大都能较为顺利完成。从19题开始依次为圆锥曲线、导数、概率统计题,几个大题,个体来看都是好题,但整体放在一起,作为一套试卷难度变大。再就是,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系成功避开了平时的练习套路,难度加大,不等式对竞赛学生也更有利,综合这些因素,站在学生角度看,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以往的刷题策略效果减半。

      全国1卷突出了对数学素养、数学思维、数学本质的考察,明显希望引导考生脱离以往的题海战术。同时,加大了计算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的数学试卷会出现更多的非套路题,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复习中,在强调通性、通法的基础上,要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计算,磨炼意志品质,多涉及不同类型的数学新题,不必过分强调套路。


      理综

      周梅高三理综备课组


      物理

      整体难度略有增加

      执笔人:刘楚良、汤应宇


      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I卷,题型结构为:选择题四力+三电+一原,和去年设置相同,难度不大。实验题为一力一电,其中电学实验考查电表量程转换读数,校表及误差分析,难度较大,高于去年;计算题为一电一力,其中,第二十五题涉及到多过程多方法、图像信息转换等,且计算量较大,动量思想结合解决问题要求提升,难度高于去年。选考题3-3改5选3为两个填空;计算题为气体定律应用;3-4为机械波图像+光的折射计算,难度和去年相当。

      整卷试题体现了以“立德树人、服务高考、导向教学”为主导思想,突出了力、电、磁等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使不同梯度的学生有很好的区分,落实了高考本身的教育特质和选拔功效。试题科学、灵活、无偏题、怪题。和2018年试题相比,整体难度略有增加。

      今年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促使考生从“做题”向“解决问题”方向转变。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分布合理,原子核物理部分,约占5.5%,力学部分约占44.5%,电磁学约占36%。选考部分约占14%,3-3和3-4试题难度基本相当。试卷突出对学科主干内容的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比如,第16题利用我国航天发射火箭过程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又比如第18题利用篮球运动员竖直起跳扣篮为背景,考查从体育运动中提取模型的能力;第23题,通过对校表,误差分析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推理及实际应用的能力;第25题,通过给定的速度时间图线,考查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结合物理规律作出推理判断的能力,并综合考查了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第二,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效。全国I卷整体试题提供的情境设计,旗帜鲜明的体现国家意志,强化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在试题中潜移默化STSE教育。命题者巧妙的将对待科学的情感根植于适当物理情景之中,试题创新源于生活及教学实际,生动活泼。如18题运动员的起跳扣篮、16题我国“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22、23题常规教学情境下的实验创新设计,基于学科教学实践,高于实践,给学生学习必要的成功感与收获喜悦。

      总之,2019年全国I卷物理试题注重学科基本素养前提下的选拔,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科技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人为构建复杂的物理模型难为学生,试题鲜活生动的物理情景再现,考生只要认真读题、审题,从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情境、模型,按照物理的基本思维、基本方法,冷静分析、思考,应该是能够解决具体要求问题的!即使面对难题(如25题),注意细节,规范表达,准确运算也是能够得到绝大部分分值的。赢得高分也就理所当然的了。


      化学

      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素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导向性

      执笔人:谭志刚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贯彻落实发展素质教育和深化高考改革的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景素材,通过科学规范的各种试题设计,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贯彻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落实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导向性。

      1、题型稳定。题型仍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题型,比如选择题第7题、8题、9题、11题、12题、13题;大题的26题,27题,选做题35题有机推断及合成等。这些题非常常规,并且试题难度不大,相信学生这几个题的得分率应该比较高。

      2、题目基础性强。基础题仍然占了主要的部分,比如选择题的第9题、第11题。第9题就是考查教材上的实验溴苯的制备,来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第11题的生物燃料电池,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大题中的流程题26题,实验题27题等都是化学基础知识及基础知识应用的考查,难度不大。

      3、题目情景新。情景新、题意新这是今年最大的亮点。比如选择题的10题,对学生识图、看图及接受新题的能力要求极高。选择题13题,试题中给出的物质结构以Science杂志报道的一种新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磷阴离子为背景,考查新型反应中间体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大题中的化学反应28题的题材也是来自Science杂志中的文章,试题以文章中的单原子催化能量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情景,让学生认识、分析催化吸附机理及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考查。

      通过分析,化学以后的教学一定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导向:第一,注重化学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构建。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高三的复习,一定要把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离开了基础一切都是空谈。第二,关注化学学科前沿科技的发展,化学的难题一定是难在新字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给学生进行化学新题练习,新信息的培养上多下功夫。第三,培养学生处理图像图表、化学与化工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像选择题的第10题和大题28题中陌生图形,大题26、27都是化工流程为载体题,化学就是为化工服务的,离开了化工谈化学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把学好的化学知识用到我们的化工生产实际上去。


      生物

      整体难度适中

      执笔人:张序贵、邓久波


      走出理综考场的学生们大多洋溢着笑容,特别是碰到生物老师的时候,显得特别轻松愉悦,说的最多的是“老师,我的生物可以交差了”这类话语。拿到真题,组内老师除了各自认真做了一遍,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总体认识是今年的理综生物部分,延续了去年的大致风格,整体难度适中,难度和创新方面的要求均有所降低,亲和力较强,体现了逐步与新高考接轨的发展趋势。

      第一,相较于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体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创设的题目情境较为简单。整套试题,题目包含的信息量较少,降低了学生的审题难度,弱化了获取信息能力的考察。第29题,考察的内容虽然不同,但考察的风格十分相似,都只有三空,前两空较短,第三空较长,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整套生物试卷中,体现出继承性的还有试卷的风格方面,本套试卷基本上没有多少拐弯的题,很多题只需要将题读完就能得出相应的答案,也就是平常说的挖“坑”、“陷阱”照顾了中等及偏弱的学生。选修一部分更是延续了全国Ⅰ卷连续第七年考察微生物这一专题。此外,还有简化模型分析过程,弱化计算过程,整套试卷只有两个图像,没有表格,强化生物学理性思维的判断,对生物学科的考察显得更加纯粹、简约。

      第二,本套试卷的导向性更加明确,注重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考察。如第1题考察细胞凋亡,如第30题第(1)小问考察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原因,第31题第(2)小问考察种间竞争概念的理解。同时也特别注重对教材基础的回归,如第30题第(2)、(3)小问,源自教材内的相关习题。

      第三,在反猜题方面做足了功夫。如选修部分,虽然考试说明新增内容,但并没有考,而是一如既往的考察微生物的培养,涉及到环境污染方面,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社会责任。再如在实验设计方面,本套试卷的实验设计题设置在29题,与植物激素的探究有关,而不是大家都以为的遗传题,但原理相对简单,学生只要平常用心学习,基本上都能很好的回答出来,也考察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体现生物学的学科思维。

      总之,本套生物试卷是一套学生容易入手的题,对今后的生物学科教学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紧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强化核心概念教学,回归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发挥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作用。


      文综

      周梅高三文综备课组


      政治

      集中体现一个“稳”字

      执笔人:张宇


      题型未变,难度适中,除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外,其余均与去年大致相当,集中体现一个“稳”字。当然,题目的设置还是稳中有进,“稳”的是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紧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突出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核心素养。

      “进”的是内容形式创新,考查重点也侧重于学生的能力素质,从题目看,选择题没有偏题怪题,主观题材料分析难度有适当减弱,但更注重知识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答题中需要一定的处理知识运用和科学思维关系的能力。

      具体来看,今年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融入命题。很多材料都引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相关论述和重大论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全国Ⅰ卷38题就选取国内进口问题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国内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在对外贸易问题上的策略和行动,培育高度的政治认同。

      第二,评价学生关键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助力素质教育发展。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的重要目标。全国Ⅰ卷的哲学主观题,就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引导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深刻把握社会问题。

      第三,创新题目呈现方式。全国卷政治学科命题内容不断优化,考查方式更加恰当,围绕学科主干,突出基础考查,指向学科主干知识。全国卷命题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但也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文科综合全国I卷中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以评析形式考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村落是否必然走向灭亡”,因此命题在立足教材的同时,还聚焦社会问题解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选择题中也重新出现了漫画题等灵活题型。

      总体来看,今年全国I卷思想政治学科的命题难度适中,在完成对学生基本的能力和知识评价的同时,做到了创新题型和关注热点。如2019年是新政协召开70周年,因此主观题中考查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属于传统考点结合最新理论热点,这对于2020年高考考生及之后的考生有重大启示:要在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同时,高度关注时政热点,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可以纳入命题范围的社会热点较多,特别是对于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热点应予以高度关注。考生在政治学科备考中,应做到“牢记知识,灵活理解,关注社会,拥抱时代。


      历史

      依托于主干,但不直接考查主干

      执笔人:李建荣


      深化核心素养考查,有效引领新高考。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在题型、分数分布等形式上没有明显变化,但深入其中,会发现实质上却顺着前几年已经出现的趋势端倪,不断走向新的方向。大致来说,今年的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紧扣主干知识。知识点分布为:商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汉武帝时的“皮币”、唐代体育运动“拔河”、明中后期社会经济、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变化、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计划、雅典民主政治之陪审法庭、西方殖民活动与拉美独立及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之科技发明、“一战”期间的西方文艺、二战后世界经济等,围绕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与多极化、思想理性化这三大学科主干知识展开,体现了学科基础知识积累与涵养的基石性作用。

      第二,注重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中渗透着大量的执果溯因、执因求果的学科逻辑思维能力考查、主观题中主要考查比较、分析、概括、说明、提出观点与论证观点等历史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思维能力。

      第三,更加突出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选择题及41题以文字和表格为信息呈现手段,其中包含清晰的时空信息(时空观念),材料或呈现学科观点,或呈现情境与故事,多维度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其思维逻辑为论为史出,实质是对“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42题“历史温情论”考查,彰显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立意,紧扣着“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中的“爱国主义”。对科技与工业的考查,则紧扣着“家国情怀”中的“科学精神”这一要点,全卷则被隐蔽而巧妙地覆盖在“唯物史观”这个核心素养的灵魂之中。尤其是42题,强烈反映出高考题对考生的殷切期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具有强烈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重视,与前几年的高考相比,今年的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依托于主干,但不直接考查主干;依托于教材,但不直接考查教材”这一趋势的强化,如25题,依托于“推恩令”、“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教材中的知识点,但运用的是“皮币”这一新情境,不要说学生,包括绝大部分中学教师,甚至大学中不是研究汉史的专家可能都不知道,但只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迁移和学科能力,特别是核心素养,不难解出此题,这就是新高考的最大特点:游离于教材,植根于素养。另外如26、27、28、31、45、47等题,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整体上强烈折射出高考题的灵魂特征:学习性、发展性、超越性。

      对于试题方向性变化的洞察,有利于我们有效备战2010年高考复习,深入思考如何备战后年的新高考,充分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为国家和未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民族复兴贡献作为教育者应有的一份力量。


      地理

      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更趋于增强

      执笔人:朱美珍


      本次高考与我之前同学生一直强调的方向一致,难度适中,人文地理所占篇幅较大(54分)。但是,中国地理侧重倾斜在选择题,世界地理着重倾斜在综合问答题上,这种格局比较新颖,较往届的高考题型布局上有所改变,体现了新高考新地理模式的灵活性。

      但是整体考察方向而言,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并没有偏移,并且更趋于增强。例如题目设置的架构没有变,依然是采取文字材料和地理图形相结合,并且难度较大的数据统计题没有出现,多是具象的地图简图结合文字材料作为主要的考察方式,考察学生读图析图及灵活应用能力,也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提升一个档次。

具体而言,第一大题目考察的是城市化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这个我们师生基本在后期人文地理复习中都有重点涉及。这类题目难度不大,尤其材料城乡已表达清晰,对于我们的考生来说驾轻就熟,如果非要说有一点难度,那就是在于学生的审题的细致程度了。

      第二大题是欧洲人口迁移及老龄化等人口问题。考察了在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以及青壮年人口的迁移,对缓解当地人口问题老龄化的一些影响。在复习课上,这个专题是重中之重的讲解,学生们见到,都表示欣喜不已。

      第三大题是关于产业中山区林业发展以及相关区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着重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也是最近几年地理考察主流模式。

      最后一个题目是自然地理题,难度稍微大一点点。但对于平时加强训练河流的水文特征尤其含沙量分析的孩子们而言,这个难度是小菜一碟,尤其黄河和渭河,是近期复习中大家的“老朋友”了,所以考生普遍反应,这次选择题,较平时的训练来说难度是偏小的。

      然而,问答题比较新颖灵活,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它的新颖之处是在于提问的方式,而不是在于整个思路构架和题型设计上。只要学生冷静应对,紧密结合材料,综合扎实个人基础,应该问题不大。

      36题选取的是澳大利亚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影响区位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虽然澳大利亚并不在最近复习热点里,但是这个只是“帽子”,并不太重要,核心内容在于我们平时重点突破的产业转移思维模式。难度在于学生如何转变思维,进行知识点回顾和嵌套。

      而第37题难度有所增加,是关于自然地理整体性分析,是关于自然地理各个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体理念的展开和落实。虽然预备必考,也十分注重这类知识点的训练,但是这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很考验学生的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得分率应该不会低,但是要得高分,确实需要平时苦练。

      最后选修题。我预计学生以及最后统计学生数据是一致的,都是选择旅游地理为主,因为本题与旅游地理的主流考查方式非常接近,即强调旅游资源评价条件的分析,而这一次考试,只有一个问答题,基本只要把旅游区位条件评价进行一个拆解和取舍,就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备考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积极及时地落实,缺一不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英语

      试题难度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周梅高三英语备课组

      执笔人:陈小芬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试题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命制,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试题难度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试题结构稳定,难度把控较好,没有偏难题和怪题,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各题型结构的设计和分布与往年一样,基础和中等难度题占大部分比例,但依然有部分可以让优生突显出来的题目,如本次的完型填空题。整套试题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运用的全面考察。

      第二,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如对语言能力的考查体现在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对文化意识的培养体现在完型填空、语法填空和作文的选材上;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主要是在阅读和完型填空的判断和推理题中予以体现;而学习能力的体现主要是在语法填空,改错和写作上。

      第三,阅读的选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重要话题。本次的完型填空讲述的是关于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垃圾污染问题得到了改善,语法填空介绍的是北极熊的数量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灌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势在必行。

      第四,写作依旧为书信体裁,内容体现出弘扬中华文化,突显民族自信。本次要求写一封申请信,申请为在伦敦举办的中国画展做志愿者。从文体上看,依然是书信类应用文,难度不大,话题是学生所熟悉的,而且类似的作文学生也有过相应的练习;从内容上来看,在国外办中国画展,则是体现了将中国的文化传向世界这一恒心和信心,更体现了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自信!


举报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周和平 曾蓓
编辑:李春璞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