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沙市中小学升旗第一课,关键词都是“袁隆平”
2021-05-24 11:15 观看:

长沙莲花实验中学为袁隆平院士默哀。    均为学校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陈良)那个毕生追求“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人,永远离开了。今天,全中国的“水稻”低下了头,高声哭喊着“爷爷,一路走好”……这是长沙“小水稻”们对袁隆平院士最深情的呼唤。今日是周一,也是长沙中小学例行的主题教育活动日,今日国旗下的讲话的关键词,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名字——“袁隆平”。

敬仰:崇尚科学,成国之栋梁

长塘里小学的班会课。

        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以“深切缅怀袁隆平爷爷,向‘国之脊梁’致敬”为主题,寄托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思,表达向袁隆平爷爷学习的志向。长塘里小学一直以科技创新为办学特色, 校长肖陈慧在国旗下深情讲述了袁隆平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的故事,鼓励孩子们传承他的科学探究精神,要像袁隆平爷爷讲的那样,从小做一粒身体、精神、情感都健康的好种子,长大后长成参天大树,硕果累累,成为祖国的脊梁。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探索多年,且是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在人工智能课上,信息老师带领学生依据袁隆平院士的照片进行3D打印,制作出老人的立体照片和光影模型。

高新区明华小学孩子们制作“袁爷爷,我想对您说”留言卡,贴在教学楼大厅的展板上。

        “隆平水稻博物馆我还没去过,有时间,我一定要去看看,在稻穗下沐风而行,感受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力量。”“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闪亮的星星,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完成您未竟的事业!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指引我们前行……”高新区明华小学举行一场别样的追思会,小小的留言卡就是一种信仰,就是一种力量,信仰和力量的星光,终有一日,会连缀成灿烂的银河。

天心区西湖小学开展“我想对袁爷爷说”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纸条上写着自己想对袁爷爷说的话。

养成:珍“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作为一所紧邻袁院士工作单位,并由他亲笔题写校名,且师生多次被他接见的学校,今日上午,大同第三小学举行了以“缅怀英雄寄哀思,爱惜粮食共追梦”为主题的悼念活动。孩子们首先通过微电影《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了解到袁爷爷一生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满祖国大地的故事,感受到他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的责任担当与赤子之心。然后,学生代表上台,深情朗诵《为了人民的饭碗》,表达对袁爷爷的崇高敬意和对“囯士”二字的理解。

大同三小学子给袁爷爷写信。

        大同三小教导主任黄碧婷老师介绍了学校自建校以来与袁隆平院士结下的不解之缘:2010年9月,为大同三小孩子们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美好祝愿;2012年12月,大同三小师生拜访袁院士,他为学校题写校名并祝大同三小越办越好;同时,在他的指导下,学校以农业科技为切入点进行特色项目建设,号召孩子们积极参与劳动实践;2016年,依托袁隆平水稻研究梦想为基础,学校食堂进行爱粮惜粮文化建设。

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的“光盘”行动。

        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在升旗仪式之后,各中队积极组织主题班队活动课。此次特殊班队活动课由学校学生发展中心统一制作课件,了解袁隆平院士的伟大贡献和功绩,并学习了有关世界粮食危机的知识,深入了解袁隆平爷爷对世界的价值,激励队员从小立志向、修品行、学本领,引导队员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组织在校就餐的同学以“光盘”的实际行动来告慰袁隆平爷爷。在校吃午餐完毕后,如果做到了“光盘”,可以与“光盘-就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好的告慰”手牌合影,辅导员或者值班老师拍照留念,以示对袁老的缅怀。

传承: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升旗仪式后,高晓苏校长一行代表湘郡师生前往明阳山殡仪馆送“袁爷爷”远行。

        上午7时30分,没有往常的集合歌声,湘郡未来实验学校3500名师生神情严肃,静静聚集。在校长高晓苏的带领下,全体师生立于田径场向袁隆平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高晓苏校长向孩子们讲述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回忆“袁爷爷”与湘郡未来结下了深厚缘分。院士千古,吾辈更当自强。高校长提出寄语湘郡学子,要缅怀为动力,铭产粮之艰辛,实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袭袁爷爷之志气,朝着目标坚定前行;承袁爷爷之浪漫,以梦想美好的力量托起民族复兴。

        “我们都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在课本,在饭桌,在人间。”——今日长郡中学早上举行升旗仪式,长郡师生4000余人在国旗下缅怀袁隆平院士,学习袁隆平院士精神。

袁隆平院士为长郡中学110周年校庆题词。

        长郡中学生物教研组任向阳老师介绍,两年前,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袁隆平院士,当记者问到他是不是特别害怕饥饿的场景再次出现时,老人连着说完两个“不可能了”后,长舒了一口气。两个“不可能”透漏出袁老、透露出中国人的自信!自信是需要底气的,底气源于成就。为了这两个“不可能”,袁隆平院士一生中战胜了多少个“不可能”!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的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他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件事足够艰难,也足够伟大。

        “袁隆平院士为长郡中学110周年校庆题词‘教育兴国,为国育才;长郡教育,卓越品质’,这是对大家寄予殷切期望。”长郡中学校长李素洁表示,长郡中学将牢记袁隆平院士的嘱托,始终追求卓越品质,努力为国育人,为教育兴国做出更大贡献,长郡学子也定将秉承期望,忠于热爱奋斗青春。

举报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岳霞
编辑:肖彪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