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家风(有声)

  我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父母读书不多,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母亲温柔贤淑,和睦乡邻,远近闻名。记忆中的母亲像个不停转动的陀螺,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操持着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我家住在进出村子道路的主干道口,邻里乡亲来来往往,有事没事常在我家歇一歇,坐一坐,母亲总是不论亲疏,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笑脸相迎。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常有乞丐上门乞讨。每每遇到行乞之人,母亲总是盛上一杯米,小心翼翼地倒入行乞者的米袋中;如果赶上吃饭,母亲必定会装满一碗饭,夹上菜,让他们吃完再走。那时我还小,哥哥姐姐有时对母亲在自己家人都难吃饱的情况下,却给外人盛上满满一碗饭表示不满,这时母亲就会眼睛一瞪,待乞丐走后,再对我们说:“做人,要良心好一点,不是万不得已人家也不会出来讨米,能帮一点就帮一点。”母亲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们刻骨铭心、记忆犹新。

  如果说母亲是水滋润着儿女的心田,那么父亲就是儿女们依靠的大山。

  在家乡方圆几十公里问起我父亲的名字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提起“乐员外”这个人,却很少有人不认识。父亲名字中有个“乐”字,又乐于帮助邻里乡亲,富裕起来后,更有着古代员外仗义疏财的风范,于是“乐员外”这个绰号便叫开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甘贫穷的父亲养鸡、鸭、猪等,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成了全县第一个万元户。从此以后,父亲不但免费把祖传的孵鸭养鸭技术传授给乡亲们,还对一些经济困难的人给予资金上的帮助。遇上乡村修路架桥、敬老兴学等公益事业,父亲总是捐赠得最多的那一个。记忆中,每逢春节家里杀年猪后,父亲总要给村里的五保户和困难家庭送去三五斤,这个举动一直持续到他病逝为止。穿着补丁衣服的我想不太明白,有一次忍不住问父亲,我们为什么宁可苦自己也要帮助别人?父亲只是呵呵一笑,说,“人生在世多做点好事,不吃亏,不吃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民政部门的领导听到父亲的事迹后来我家,感慨地对父亲说:“你自己富裕了,还能帮助其他人共同富裕,真不简单。”

  长大后我也有了帮助他人的习惯。儿子很小的时候看到我给些零钱给别人时,常不高兴地嘟着嘴,这时我会说,这点零钱对我们来说没什么,能帮一点就帮一点。久而久之,儿子也变得阳光热心,遇到困难之人常施援手。记得在他9岁那年的一个傍晚,我们一家在浏阳河边散步时,遇到一个卖橘子的老农,妻子便停下来边挑边砍价,儿子见了却站在旁边劝导说:“妈妈,别再谈价了,都买了吧,好让伯伯早点回家。”后来,他将此事写进作文,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

  父母相继离开我们已有几年了,我要感谢父母。父母也许不知道什么是家风,也不知道如何去传承家风,但在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中,在那些真实而又弥足珍贵的点滴善行中,让儿女们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乐善好施,不正是植入骨髓的良好家风吗?

  我老家有句土话:“檐前水,点点滴,点点滴在现窝里。”这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事物一脉相承的哲理。

【作者:傅仲民】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