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谈——执着于深度采掘的质朴矿工

  聂茂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家。无论世道如何变化,他们的灵感深深植根于时代大潮中,从血管里流出的血从不褪色。

  谭谈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一直以来,他聚焦煤炭行业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试图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多视角展示他对国家、民族、社会与生命个体的深度思考。正如他所说,“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所热爱的人”,才是自己从事创作的“正道”。

  与其说谭谈是一个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矿工”更恰当。他的生活与他的创作融为一体。对待文学,他像老农对待水稻一样虔诚,又像矿工对待阳光一样热爱。谭谈的作品着重从家庭生活、伦理关系中去刻画人物的形象,展示灵魂的痛苦与挣扎,他用浪漫激情与现实社会相呼应,将笔触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最脆弱的部位。《山道弯弯》中的二猛和金竹之所以打动读者和观众的心,是因为作品真实地塑造了主人公有情有义的艺术形象。

  在写作进程中,谭谈有着矿工采掘式的执着。煤矿题材小说给他烙上了无法磨灭的劳动印记,而政治上的敏感让读者看到了他在小说创作心理机制中对于国家重大事件的书写情结。譬如,《风雨山中路》是对政治上拨乱反正的肯定与歌颂,《山雾散去》是对极“左”思潮造成的民族灾难的警觉与反思,《山野情》突出了干部年轻化的时代主题……在特定语境下,他从人文关怀出发,把“情”作为叙事的核心,“情”成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他用强烈的现实感、劳动的汗水和鲜明的美学风格,表达了对煤矿工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底层劳工遭遇不平的呼吁,探讨了作品的人性光芒和道德价值。在作品《桥》和《采石场上》,谭谈将压抑的情感轰然打开,遵从生活规律,展示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他那丰富而充满生命力的想象,质朴而动人的技巧,生动再现了中国底层世界的生活本质,其深刻的洞察力与细腻的艺术描写见证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虽然小说中的政治疆域或伦理场景成为人物感情发展的束缚,这些束缚又在日常生活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谭谈的可贵之处正是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的逼真描写,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对于生命造成的困顿,以及这种困顿的无法回避,从而张扬了生命的意义和悲剧的力量。

  谭谈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的作品一再张扬的人性觉醒是对时代进步的肯定和对道德束缚的体制反思,提升了文学湘军对现实世界的开采深度和探索力度。在创作之外,他的“爱心书屋”是他创作的另一部大书,一部沉甸甸的写着社会责任的大书。作为对文本的延伸,他把写作置于大地上,以宏大的气势,表现了他对家国天下的深度思考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作者:聂茂】 【编辑:曾茜】
关键词:谭谈 矿工 作家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