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禧福巷到福初里

  上个60年代,我家租住在离长沙寿星街不远的禧福巷一栋老旧的私家木屋二楼。

  那木屋的墙是竹篾加泥敷就的。由于离湘江不远,每年湘江涨水的时候,我们那条巷子也被水淹。低的时候水深在脚脖子,高的时候水深有一米多。涨水的时候,小孩们特高兴。我们在水中走趟,戏水。有时也把洗衣板放在水面当船,在楼上拿根竹篙拨弄,别提有多兴奋。

  记得有一次我在楼梯上一不小心掉到水里,马上就不见了人影。幸亏邻居发现,几个大人在水里捞啊捞,总算拣回了这条命。现在想起来,非但不后怕,还觉得挺有意思。

  那时候父亲在长沙一个工厂工作,后派到湖南大学工宣队。湖南大学在湘江河西,岳麓山下。父亲不是每天回来。但回来的时候,我和哥哥就去翻他的挎包,里面一定有他带回来的岳麓山的橘子和野枣等。

  1969年,我们搬家到福初里。那是一个有二、三十户人家、呈凸型的巷子。我家的房子是租用房产局的,两间房共约15平米,一个月租金12元多,比禧福巷的房子便宜多了。我家和另一户共用一个堂屋,那堂屋实际就是两家的厨房。开始我家用煤炉,发现煤炉的保暖性不够好,又请专业师傅打起了灶头。灶头两边是璺坩,可以保水温过夜的那种。

  记得那天师傅来打灶的时候,妈妈上班去了,要我和哥哥陪着,那时我俩都年小没有上学。妈妈还特地准备了一瓶酒,师傅走的时候没要。哥哥骗我说这水好喝,我一口下去,醉得不省人事。接着哥哥拿剪刀给我剪头,结果变成了瘌痢头,父母回家后把哥哥一顿臭骂。

  上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男孩喜欢玩滚铁环、抽陀螺游戏。巷子里还安装了一个水泥球台,我们一下课回家,就去打球,直到父母喊我们了,才回家吃饭。晚上停电的时候多,父母就用煤油灯照明,我们以小方凳做桌子,复习功课。功课不多的时候,就邀几个邻居小孩玩躲猫子游戏。

  父亲做的饭菜非常好吃,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色香味俱佳,讲究配料。做菜切菜的时候,他全神贯注,喜欢嘟抿着嘴巴。有时他自己熏点腊鱼腊肉什么的,偶尔做点腊八豆和甜酒。我小时候挑食,不吃荤,父亲很头痛,千方百计搞点我喜欢吃的,如酱油拌饭、糖拌饭。那时家里不富裕,晚上妈妈还经常接点厂里活在家里做,挣点辛苦钱。就是这样,父母还是省下一点钱,在每学期考试前二个月为我每天订半斤牛奶。

  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当时太小太任性。

【作者:木牛】 【编辑:王智勇】
关键词:开福区 征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