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凤箫声动人何处

  ■曹志辉

  黔东南的玉屏侗族自治县盛产箫笛。

  高铁从长沙南出发,不过两小时车程,便安抵玉屏。展目四望,远山如黛,连绵起伏, 阳河似玉带般绕城而过,流云洁净,不愧有“流水如玉,青山为屏”之称。

  行走在街头巷尾,蓦然便听到箫声或笛声。箫声低回婉转,若心灵深处的低吟,让人刹那间神情肃穆,愁肠百结,仿佛一不留神,回到了水瘦山寒的南宋。笛声却悠扬清越, 时而雄浑高亢,时而典雅低徊,时而激昂清扬,时而恬淡悠远,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辽阔而高远起来。

  为追寻着箫笛的由来,我们驱车前往印山书院箫笛博物馆。书院古朴雅净,白墙、灰瓦、赭红门窗 。有人在用箫吹奏《空谷鸟鸣》,引来满园鸟雀呼应。

  书院馆藏箫笛虽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呈现出细腻的肌理,纹饰考究,雕刻精美,音韵清越。紫竹箫的声音尤其纯正圆润、明亮实满、浓醇而富有劲力。

  关于箫笛的由来,在玉屏侗族群众中流传着一个高山流水的故事。

  相传300年前,有位道人远游至玉屏,见此地有秀水明山茂林修竹,遂停留下来。善音律的道人从山上采来竹子,将它制成箫,每有感怀,便寄兴丝竹。道人的箫声神秘、唯美,高远而辽阔。郑姓侗族才子听懂了风与箫的密语,两人终成莫逆之交。两人一支箫、一壶茶、半壶米酒,岁月在箫声里微醺。某日,道人对郑姓才子说,自己要离去,相识一场,唯有制箫技艺可传。数日后,在道人的亲授下,郑姓才子制成一箫。握别的那一刻,欲说已忘言。

  一别之后,山长水远,两人再不曾重逢。他终于明白,什么叫悲从中来。

  此后,他亲自去山高林密的溪水旁,觅最好的竹子带回家,烘烤、校直、制坯、雕刻,不缠丝,不上漆,保留竹子本色。思念道人的时候,他立在山之巅,吹箫以解相思之苦。制箫与吹箫的技巧也越发生动流畅。

  《黔南丛书·黔语》一书记载:“去玉屏十五里曰羊坪,产美竹。有郑氏辨其雌雄,制成箫材,含吐宫徵,清越微妙,是以天下之言箫必首郑氏。”明、清两代,玉屏箫曾作为朝廷贡品。在1896年和1913年的伦敦和巴拿马国际展赛会上,玉屏箫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

  作为郑氏箫笛传人之一,郑金城先生也与先祖一样,对箫笛有着近乎痴狂的喜爱,每遇良箫玉笛,便不惜一切代价收藏。

  他拥有几百平方米的私人箫笛馆,藏有数百支不同时期的箫笛,并配以诗文佐证说明。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永。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盎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玉屏县的萧笛与大方县的漆器、仁怀县的茅台酒一道被列为“贵州三宝”。

  最让我惊讶的是,其中有一把箫剑,外观看上去似乎与普通的箫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当拔出末端,便露出锋利的剑刃。想来古人是何等聪慧,将箫剑铸为一体,独自挟箫上路,遇见歹人,便可防身自卫。

  介绍完博物馆,郑金城先生亲自演奏了一曲,箫声呜咽,长风满怀。是的,在郑金城先生看来,余生不长,有箫笛、有诗书相伴才好。

  他还特地请尘箫坊的老板杨厚苗先生为我们吹箫助兴。杨先生一身皂黑,眉清目秀,身材俊美而修长,他站在院子里,一连吹了好些曲子。交谈中,才知他来自湖南邵阳,曾就读于星城某高校,因喜爱箫而来到玉屏,以制箫为业。我钦佩他的决然。是的,一个人,若能认真、执着地走自己认定的路,便是一种坚守的美好。

  归途,远山连绵,云遮雾绕。山间多雨,雨滴在车窗玻璃上滑行,仿如离人的泪。是的,天空,会记住风写的诗行,而我,怎会忘记玉屏箫笛予我的美好与光亮。

【作者:曹志辉】 【编辑:黄能】
关键词:玉屏 箫 笛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