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汝书院探访记 | 何立伟:新风又吹古书院

相链区块链

江西·临汝书院

  为参加8月28日江西抚州临汝书院的开院典礼,我于27日同岳麓书院前院长朱汉民先生并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教授一起从长沙来到临川。高铁真快,长沙到抚州,两小时十五分。这在北京,也就是很多人开车上班在路上耗去的时间。近,却是头一回来看临汝书院。

  两个月前,湖南省文史馆曾邀集部分馆员来江西学习采风,到访过庐山的白鹿洞书院。这是同我们湖南的岳麓书院一起被称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著名书院。一步踏入,就让人肃然生敬。古人研学的庭院,真是一方净土,耳畔仿佛就如匡庐的松风一样,传来遥远千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传道授业解惑之后从书院里走出去的学子,无不成了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中国的书院,真是传递文化薪火,承载社稷希望的所在。

  若说起古代书院,江西可谓数量上最多的地区,江西书院在鼎盛时期,甚至多达1000余所。在宋代,全国书院397所,江西则占140所,居全国之首。又若论古代著名的书院,也是江西最多,除了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名头震耳的还有鹅湖书院、象山书院、白鹭州书院、濂溪书院、豫章书院、怀玉书院、东湖书院,等等。临川这地方又是江右书院最多的地区,从宋到清,临川书院就建有12所,其中7所颇具规模,名播遐迩。书院多,文气盛,所以文人也多,尤其临川,“唐宋八大家”里,竟有两大家是临川人:王安石同曾巩。

  故,临川自古被称为“才子之乡”。除了王安石同曾巩,晏殊同晏几道,另一个才子更是了得,那便是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因四部戏剧作品中皆有梦境,于是合起来以临川命名,这便是著名的“临川四梦”。四梦中,尤以《牡丹亭》影响最深,传世最广,是中国戏曲史浪漫主义的颠峰之作。剧中以杜丽娘同柳梦梅的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汤显祖呼唤个性解放,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桎梏的浪漫主义追求与主张。《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他自己说:“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在Daniel S.Burst编著的《100部剧本:世界最著名剧本排行榜》一书中,《牡丹亭》名列第32位,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剧目,当然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准。

  《牡丹亭》也是昆曲这个剧种的代表作品,常演不衰。上世纪50年代,俞振飞、言慧珠就与昆曲演员合作出演新编《牡丹亭》。2004年,白先勇先生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巡演,更把这部传统戏剧经典之作推向了年轻一代受众。演出之盛,一票难求。

  我在长沙的几位湘剧新秀朋友,如曹威治,如庄成,业余时间里,经常就喜欢演唱昆曲《牡丹亭》,一开口就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就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缠绵绯恻,好听得不得了。可见《牡丹亭》是如何之迷人,词曲美意绵绵至今。

  五年前我参加一个在江西各地走动的笔会,瞻仰过汤显祖的纪念馆。我站在这座仿明建筑前,想到的是临川四梦,不只是汤显祖个人的梦,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中国梦。在那样的一种瑰丽的梦境中,寄寓了他们的人生与社会的理想,那就是在自由、幸福,同个性舒展中不受压抑地绽放自己精彩的生命之花。文人是文化的精英,他们的梦想,代表着的是文化的高度同深度。

  五年前我来临川瞻仰汤显祖故居的时候,新的临汝书院尚未重建。所以那个时候,我并不晓得有一个临汝书院。这回来之前,主办方发来了重建后的临汝书院的照片,那样的规模宏大的宋式建筑群,体量之大,构造之美,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我从未见识过这样巍峨磅礴的书院建筑群。

江西·临汝书院开院

  第二天上午10点半,这座由抚州市临川区与前行科创共同打造的临汝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院典礼。艳阳高张,人潮如堵,整个临川都是节日的喜气。典礼在书院前庭孔子的巨大雕像前举行,仪式遵古制,礼仪人员穿着宋代服饰,举着宋代的旗幡,在我眼前穿行,仿佛是时间的穿越,让人恍若置身历史的时空中,不知今夕何夕。典礼中有一项流程,就是与我同来临川的26位嘉宾学者,授牌加入书院智库,我们端着授牌,一字排开,在台上合影。另一个流程,是与20多家企业签约战略合作、研学合作,其目的是要将临汝书院打造成文化创意、国潮消费、智慧旅游、国学教育等产业于一体的临川城市文化名片,并以“文化+产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带动产业升级,打造临川数字文化经济产业高地,实现数字文化经济产业化。我想这大概是使传统的书院不但有前世,而且有今生,更是有未来的发展方向吧。变化中的中国,一切皆在变化,包括中国传统的书院。

  看到临汝书院的实景,要比照片远为震撼。单是占地面积就近百亩,总建筑面积则近五万方。巨大体量,须后退数百米才能全窥。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轴线上以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为主题的四幢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建筑群是从湖北、河南聘请的古建筑工匠精造,大量材料也是从湖北定制,耗时三年,煌然而成。那种气场之宏大,建构之壮美,及制作之精巧,当然是江西迄今为止最大也最壮观的宋式书院。一个地方把书院打造得如此无与伦比的辉煌,不但体现了魄力,体现了雄心,更是体现了新时代产业转型中文化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卓识远见。

  临汝书院馆藏有临汝书院山长(1215—1282)张天锡墓志,明代状元考卷,清咸丰皇帝御笔,元代理学名家、临汝书院学生吴澄,及王安石、虞集、汤显祖等人著述等珍贵文物。建筑群分别设为临川名人馆、临川文脉馆、临川人文精神馆、临川教育馆、书院文化馆、状元塔等等,承载了临川两千年历史文化演变,是临川才子文化的展示窗口同精华所在。开院当日,我看到横幅同幡旗上皆写有八个大字:千年学府,智敬未来。这正是重建临汝书院的宗旨——立足的是传统,面向的是未来。那么,未来是什么呢?是聚焦临川核心文化IP打造,围绕“文、产、教、艺、商”五大功能板块,集文化艺术、数字产业、研学教育、国潮消费、智慧旅游等产业于一体,以创新模式带动产业升级,构建文化城市地标与产业引擎高地,并以科创赋能临川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这是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也是昨天与明天的碰撞。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我想这样的重建同这样的擘划,尤其在书院文化如此广博与厚重的江西,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新时代的书院,当有新时代的样貌。重建不是复辟,而是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中一万平米的临川历史文脉展区,是全国各地同海外的临川乡贤们集资支援家乡建立的。赤子之心,拳拳之意,也展现了临川才子之乡的人的人文素质。

2021首届临汝书院高峰论坛

  我们一行嘉宾不但参加了开院典礼,也参加了开院典礼之后的主旨演讲、圆桌讨论、雅集夜话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南京大学梅庵书院院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也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的莫砺锋教授作了《继承江西文脉,弘扬书院文化》的主旨演讲,我的同乡,岳麓书院前院长、中国书院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的演讲题是《继承.创新——传统书院如何走向未来》,深圳大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所长,也是百家讲坛主讲人的王立新先生讲了《理想.现实——陆九渊为何如此评价王安石》,几位先生的演讲梳理了中国传统书院的发展历史,文脉传承,以及对临川文化代表性人物的历史评价,同时也探讨了传统书院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的功能转变的新的可能,提出了何为书院,书院何为等继承与发展的新课题。都谈得好,有学养,也有见地。我听了获益匪浅。

  29日上午,我同王立斌、邓洪波、盛大林、十年砍柴、高明勇等几位专家学者及文史研究专家一起参加了一场题为“赋能新格局:当代书院的担当与策略”的圆桌论坛。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当下书院的发展走向,及书院在新时代的新功能,新格局,各抒己见,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设性意见。思想的碰撞时时冒出惊人的火花。

  嘉宾们在来临川之前都做了许多功课,比如北大文史专家盛大林先生甚至从北大的文史资料库里找到了临汝书院一千年前的讲义。他还找到了宋代黄震的《黄氏日抄》中的记载:咸淳七年(1271)曾渊子请朝廷敕题临汝书院,宋度宗赐题“临汝书院”匾额,由此成为临川第一家皇家敕题书院的珍贵史料。也找到了元人吴澄所撰临汝书院重修记,及《大明一统志》上“宋冯去疾以朱文公尝临是邦,故立书院于湖山上。”的书院源起的历史记载,说明了临汝书院是因纪念朱熹而建。学者专家帮临汝书院寻根溯源,文脉梳理,并贡献了如何继承传统,发展未来的意见。这都是文化人的职责同使命。古今皆然。我有幸结识这些专家学者,聆听他们的发言,十分感沛,让我对中国的书院,及书院所承载的中国文脉,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触发我思考何为书院,书院何为这样严肃的文化课题。

  此行收获满满,让我通过临汝书院的大规模重建,看到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复兴,也看到了传统文化同文明在今天的凤凰涅槃。一个国家重视文化,这个国家就会充满希望。

  在临川的这三天,日日是艳阳高照,晴空响亮,临汝书院巍峨的宋式建筑群,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无不熠熠生辉,看到她的光芒,就仿佛是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作者:】 【编辑:肖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