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万亿”从头越 看他们为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昨日,夏文斌、戴煜、李坤、黄滔(从左二至右一)四位嘉宾应邀走进长沙晚报“两会新闻会客室”,围绕“过万亿,再出发”这一主题各抒己见。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本期嘉宾


  戴 煜 市人大代表,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 坤 市政协委员,湖南益致联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湖南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夏文斌 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


  黄 滔 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长沙晚报记者 吴鑫矾 凌晴

  昨日上午,长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振奋人心,2017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万亿,成为中部第二个迈进“万亿俱乐部”的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上,长沙未来如何更好地彰显省会新担当?又该如何贯彻发展新理念,实现由量变向质变转换?昨日中午,长沙晚报“两会新闻会客室”邀请了四位参加本次市“两会”的代表、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过万亿,再出发”这一主题,为推进长沙未来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彰显省会担当 “领头雁”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长沙发展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已站上“万亿俱乐部”的新起点,步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长沙晚报:作为湖南的省会、全省13个兄弟市州的“带头大哥”,长沙站在“万亿俱乐部”这个新起点,在未来发展中应如何彰显省会的新担当?

  戴煜:听了《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振奋,长沙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万亿,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高度。作为省会城市,怎么样带动一个省的发展,我个人有几个想法、建议。

  第一,打铁还得自身硬。首先要把自己的力量加强。长沙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利用这个历史契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技、产业、经济、文化等实力,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从万亿到1.5万亿到2万亿,通过省会的辐射作用,更好地起到示范效应。

  第二,加强与“3+5”城市群的产业协作。长沙不可能把大学、科研等实力搬到“3+5”城市群的其他市州,但是可以实现产业分工。目前有一个“飞地产业园”概念,通过合适的利益共享机制将“飞出地”与“飞入地”的经济利益捆绑发展,跨市州合作。武汉的面积比长沙大,如今长沙经济总量也已过万亿,加上湘潭、株洲会比武汉更大。所以,长沙可以通过产业分工、园区分工,通过资源的配置和市场的调节带动全省发展。

  李坤:我是做工业的,也是民营企业,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受很深,也非常有信心。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在“长沙工业30条”“长沙人才新政22条”等政策相继落地的基础上,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振奋人心和提升企业激情的系列举措出台。

  站在新起点,应该有更大的目标。目前,长沙在人力、财力、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很大帮助和支持。从目前长沙园区发展来看,园区的土地有限,但是空间无限,一些产业处在必须要转型的阶段了,我们可以在“腾笼换鸟”中做好文章。

  在人才引进方面,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近两年我们去沿海地区邀请人才回乡创业,比以往氛围好多了,因为长沙连续十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宜业,为我们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作为省会城市的园区和企业,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将长沙优势传播出去,为老乡们提供信息参考。

  夏文斌:跨入“万亿俱乐部”,标志着长沙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再创业、再出发”彰显省会担当的号召,并在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是我们省会担当的重要方向。

  一是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体现省会城市的担当。长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我们要勇于承担国家赋予长沙的各项改革试点重大任务,成为国家级梯队的成员,要起到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这也体现了长沙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中的责任和担当。

  二是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是3万亿级别的经济体量、将近7000万人口大省的省会,长沙是龙头老大,就要起到龙头老大的作用。这样的担当有四个层次:第一,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要做率先发展的担当;第二,构建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打造“四个高地”,为全省起到示范效果,承担起示范引领的担当;第三,长沙应该利用自身的经济体量、公共服务及文化等优势,成为长株潭城市群、“3+5”城市群的核心发动机,展现协同发展、辐射全省、服务全省的担当;第四,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承担重要使命,在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还要为省委、省政府交给长沙的帮扶湘西龙山的使命担当。

  黄滔: 发挥省会的担当作用关键要讲好两句话,即“湖南的省会是长沙”和“长沙是湖南的省会”。

  前者告诫我们进入“万亿俱乐部”后丝毫骄傲不得,要瞄准对标广州、武汉、成都等先进省会,把长沙发展得更好,这作为担负三分之一经济体量的长沙,发展得更好本身就是对全省的巨大贡献,长沙要在全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后者要求我们在发展好自身的同时,要发挥好协作辐射的作用。雁群在飞的时候有一只大雁领头,对湖南来讲,长沙就是领头雁,一定要有领头雁的风范。我们在产业协作分工、产业梯度转移等方面,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加强与其他市州的沟通和协作。在人力资源方面,长沙不少企业都要到沿海去招人,其实我们可以和其他市州协作,鼓励支持老乡们在长沙、在家门口就业,而我们引进的高端人才,不但可以服务长沙,也可以服务其他市州的好产业、好园区、好企业。如今,长沙正在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我们可以发挥在智能制造上的优势,把长沙智能制造的模式、方式等辐射到株洲、湘潭、衡阳等其他市州。

  坚持稳中求进 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体经济、财政税收、群众生活、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长沙晚报:迈入“万亿俱乐部”,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体量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还意味着长沙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长沙经济应该如何按下切换键,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

  戴煜:从企业的角度,要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政府需要转变观念,不能一味地追求大项目。此次报告讲了培育引进独角兽、小巨人的企业。我认为:第一,现在社会更多的创业是分布式的,培育更高质量的中小企业,可以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政府要引导社会观念向高质量发展进行转变。我们有一个体会,产品一旦搞出来了,别人通过不法手段很快就进入恶性的低价低质量的竞争。希望政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引导大家以质量为本。第三,要引进年轻的创业队伍,他们有活力,又对市场熟悉,可以让我们从数量发展转变为高质量的发展。

  李坤:有科技支撑、有人才支撑,项目才能发展得更好。作为省会城市,长沙有优质的科研资源,比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等名校,可以很好地进行产学研的结合。同时,随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未来建成,将会对长沙的经济贡献、人才贡献有非常大的支撑。另外,应该规划好城市的医、食、住、行、学等方面,助推长沙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医”就是医疗保障,“食”就是食品安全,《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相关体现。目前,长沙的立体交通大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未来我们的生活出行将会越来越方便。

  夏文斌:从粗放式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抓住质量、效益、动力三个变革,这三个变革最关键的是全要素,高效的全要素。我们在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当中,首先要逐步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填平各种低效要素的洼地,使高效要素进得去、低效要素退得出,为高质量发展打牢效率和竞争力基础。

  其次,发展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才是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打好蓝天保卫战、守住生态红线、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前提。目前,长沙出台了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等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叠加的效果在现在和将来都有所反应。

  第三个,必须是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打好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八个重点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长沙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黄滔: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的发展转变。按下量变向质变的切换键,我认为总体来说就是实现三个转换、处理几个关系。

  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由以前粗放式的外延式的发展转变为内涵式的高质量的发展。二是经济结构的转变,比如工业的内部结构,就是向中高端产业结构进行转变,在发展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是未来产业。三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由以前以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动力转变为以创新发展、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动力。同时,要处理好总量与均量的关系、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远与近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物与人的关系。保证发展总量、速度,并向高质量、高效益靠拢;培育大项目,也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抓好当前支柱产业转型,积极布局未来型、战略型产业;关注企业、项目的同时,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和担当。

  转变政府职能 转型升级做强实体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人才链、完善政策链、保障资金链,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长沙晚报:在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上面,各位嘉宾能否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看法和建议?

  戴煜: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关键。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做好实体经济,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地。目前,长沙出台了工业30条、人才政策22条等政策,这些政策都是好政策,关键在于将政策全面落实,让企业从中享受到政策红利,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激情。同时,应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服务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李坤:我觉得我们住在一个城,饮着一江水,在长沙新征程、新起点上面,我们讲究共享,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做实体经济这块,在政府服务型的转变职能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包括课题、项目、研究室,我们都可以进行上下游的资源共享,使我们本土企业的成长和我们本土项目的发展都有非常好的一个纽带和空间。我觉得这个方面对我们企业的成长,尤其是非公经济的企业发展很有帮助,提供学习的平台和交流的空间,这是我们的企盼。

  夏文斌:站在政府的层面上,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政府要摆正位置。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实体经济本身,是市场主体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也是来源于企业家、科技创新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实体经济的振兴,政府的职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服务,特别要善于运用微杠杆做好服务。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这个时候更需要政府的主动作为,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把市场拉回到正常的有序的轨道。

  那么,政府应该如何做好服务?我认为,一是要善于为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提供帮助,长沙是内陆城市,要通过开通国际货运快线、湘欧快线等贸易通道,逐步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第二,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企业、实体经济提供更高效的要素支撑,为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特别是在降低制度成本、交易成本上下功夫。第三,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营商环境,我们建设一个高质量、高品质的城市,让创业环境更优、创业成本更低、运转效率更高、审批流程更加简洁等。第四,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自我纠错的机制,政府要加强研究企业面临的困难,要研究新常态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各类服务,让企业及企业家用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创新发展。第五,为企业服务上台阶解决平台问题,比如项目“一次性”审批改革系列政策,就是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第六,为企业上台阶提供更好的舞台,推动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目录,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黄滔:《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到了怎样发展实体经济,对我们来讲既是机遇也有挑战,我们一定认真领会落实。

  第一,坚持智能制造为统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利用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使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转变,力争为创建“中国智造2025”示范区共享“长沙方案、长沙实践”。

  第二,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好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等系列举措,并进一步持续变革,倾听企业呼声,适应发展需要。

  第三,坚持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市委、市政府已推出了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发展意见,新的一年,一定要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建链、强链、补链、延链。

  第四,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招引一批能支撑长沙未来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要以全球视野,一方面以“精准、执着、舍得”的理念瞄准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在高端产业领域招引一批支撑大项目;一方面要“三招三引”并举,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并举,让长沙创新更有支撑。

  第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园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园区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经过多年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体制机制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直面问题和矛盾,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满意为标准,大胆探索与改革,进一步释放园区活力。

【作者:记者 吴鑫矾 凌晴】 【编辑:曾茜】
关键词:两会 委员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