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花甲老人制作民俗乐器大筒45年 收获大批粉丝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通员 蔡臻 任铁 何华龙)纷扰尘世,潜心一技;洗尽铅华,匠心独运……他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制作了上千把大筒,让他收获了不少铁杆粉丝;他制作的大筒不仅工艺美观,更多的是考虑演奏者演奏起来的感觉,因为用心,他制作出的大筒被赋予了一份独有的灵性,他,就是宁乡市灰汤镇牛角村的“守”艺人——刘智频。今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娓娓道出了自己对筒的“痴情”。

  65岁的刘智频,花鼓大筒做了45年

  何为大筒?大筒形似二胡,因琴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花鼓大筒。在宁乡灰汤镇牛角村一座茂密的竹山下,经常会传来悦耳的大筒声,这里有一家生产大筒的民俗乐器手工作坊,今年65岁的刘智频便是这家手工作坊的主人。

  “1968年到1970年那两年,我家对面有一位盲人,他经常拉大筒,我觉得很好听,于是便向他学习拉大筒。”刘智频从小就喜欢看花鼓戏,特别钟爱大筒拉出的美妙音律,学木匠的他,因为对大筒的喜爱,就利用所学的木工知识,开始摸索着制作大筒。

  “那时候的大筒没有地方买,只能自己做,但是自己做的音色不好,于是我就去拜师。刚开始到双江口的一个老师傅那里学了几个月,后来又到山东临沂的一家琴行厂家,和一位姓王的老师学习。”尽管学习制作大筒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刘智频很用心,手艺也不断提升,经他手制作出的大筒音色浑厚圆润,高音不破,口碑慢慢在周围传了开来。

  精致工艺的背后,是对老手艺的坚守

  “制作大筒是一个磨砺心智的过程,一把大筒需要一个星期,甚至大半个月的时间进行打磨,经历几十道的工序才能完成,非常地考验耐心。”刘智频告诉记者,从选材开始,每一步都不能懈怠。“制作大筒,第一步就是要在山中选一根好的竹子,年岁越老越好,因为越老的竹子,它的竹筒密度就越高,声音也很焦脆。

  晾干的蛇皮是大筒发声的重要部件,蛇皮的厚薄、松紧程度影响着琴声的高亢低沉。刘智频组装大筒全凭一双手、一对耳,音色好不好,一点细微差别,都可以用耳朵察觉出来,而这些技艺都是多年经验的积累。“我制作的大筒最大的特点就是音色好、不累人,演奏一天都不会觉得疲劳,而且演奏的时候音调很容易出来。”

  对于刘智频来说,制作大筒不仅需要考虑工艺的美观,更多的时候是要考虑演奏者演奏起来的感觉。初制作完一把大筒,他都要反复拉奏,调弦较音。每做一把大筒,他都要反复校音,如果音色有一点点不准,他会拆掉蛇皮重蒙,一直到调准了音色才罢休。

  匠心制作45年,收获大批铁杆粉丝

  大筒看似构造简单,但其制作技艺却极为复杂精细。制作大筒的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差失,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在所有的步骤中,最考验制作人技艺的就是蒙皮。正是他的用心,给大筒赋予了一份独有的灵性。

  在大筒制作间,只见刘智频用水沾湿蛇皮,在筒前口四周和端面均匀涂上胶水,接着,把蛇皮小心翼翼地蒙在筒口,整个过程像在举行一个神圣的仪式,用来开启一把大筒的嗓音。这大半辈子,刘智频做了上千把大筒,因每把大筒音色上佳,他收获了不少铁杆粉丝。“在长沙、湘潭、益阳、株洲等地区的花鼓戏大筒演奏艺人圈里的人都认识我,大筒让我结交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

  闲时,刘智频总爱在自家的院子里拉上一曲,在他看来大筒是有灵魂有生命力的乐器。45年来,他和大筒如多年老友,彼此欣赏,默契相伴。对他而言,大筒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花鼓大筒,喜欢花鼓戏。”刘智频表示,只要自己身体还行,就会一直做下去。

【作者:】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