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家"作品前瞻(六)|长沙理工大学作品集锦

一、战斗鸭:《见方》

凭方寸之地,行坐卧立

赋高低虚实之比,见方成趣

两尺见方,直入其间

五步一廊,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高低错落,应稚童欢快雀跃之心

愿来此之人,可行可坐可高,歌敢欢敢笑敢畅言

独于此地,得乐之日,一日多一日

团队介绍

学校: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队名:战斗鸭

作品名称:见方

指导老师:王蓉

团队成员:杜涛,杨宇航,刘仙姿,王鑫,杨娜,邓源清,陈染岐,刘浩林

设计理念

小小积木,增加了儿时多少色彩

可也曾想过,能在自己搭建的大积木房子下

奔跑,躲藏,游戏

我们想不仅要提供孩童益智的需求,也要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借助简单的单体一步步的搭接

营造一个小小的半开放式的空间,并借用高低变化的屋顶来丰富空间的形式

来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孩子们在空间中玩耍,在空间中探索

希望他们在其中,可行可坐可高歌,敢欢敢笑敢畅言

设计过程

建造之初,大家就看准了“童·戏”的主题,认为此次建构应与往常只注重于外表的浮华建构不同,我们应该抓住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赋予建构物更多的功能,让孩子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在小小的天地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创造更多的可能。我们大家在确定了大体方向后,先完成设想图,然后实验拼接材料,实验材料性能,选定了利用小单体之间插接的方式,来完成最后的建构。

寄语

希望在此地玩耍的孩子们,得乐之日,一日多一日。


二、山顶洞人:《别有洞天》

团队介绍

学校:长沙理工大学

队名:山顶洞人

作品名称:别有洞天

指导老师:胡颖荭,黄筱蔚

组长:廖轩达

小组成员:刘芃菁,石芊,邹芷晴,赵洺,向子睿,余政奇,马宇譞

设计理念

本真 天性 原始 探索 交流 尺度 爬 钻 止 引 怀抱 惊喜 鸡蛋

喜欢---爬,钻,跑,在有缝的地方探出头去看,拨动一些可以转动的东西,像哆啦A梦一样可以变大变小的通道,神秘未知的虫洞。有着无穷无尽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孩子们总有一些最本真的东西触动着我们,也许周围很浮躁,但依旧想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世外桃源”。

所以,我们从本源出发---“山洞”。既是对自然的回归,最原始的生命力,也是希望利用山洞引发的迷幻感,高低起伏的空间变化感,行进过程中出人意料的“引”“止”,鼓励孩子们释放天性,追随本心。

设计过程

为了强化视觉上的迷幻感和空间体验的丰富感,我们利用材料的空隙,让原始自然感的麻绳穿过材料相互连接。“点”“面”结合,既解决了跨度问题,又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让孩子在行进中有光斑的洗礼。材质上,透明PP板与粗糙的麻绳结合有种独特的亲和力。

空间上,我们设置了前广场、小中庭、“秘密基地”。前广场是大人小孩的“public”;中庭是主要的内外交流玩耍空间;最后的秘密基地,是属于孩子们独有的空间,并设有特别的“隧道门”。

三、精灵大队:《Lemon Tree》

团队介绍

学校:长沙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胡颖荭、何川

团队成员:夏清文、宁迎香、李容萱、严煜、李美莹、李跃程

我们此次作品名称为Lemon Tree,作品采用柠檬黄色调以营造欢快活跃的积极空间氛围。通过利用单元体的组合,形成两个围合空间,将空间的私密性与开放性完美结合。同时根据小朋友穿梭缝隙及进入位置的不同,可形成无限次的不同的流线体验,从而用有限的空间元素,营造无限的乐趣。通过引入柠檬黄的活力色彩,从而打造儿童友好积极空间,并使作品显得灵动充满童趣。

设计理念

我们希望我们的作品可以让儿童感受到追逐穿梭之乐,并在穿梭的瞬间用身体去体会材质的质感。

弯曲形成的小空间形成私密空间并绕着中心环绕,围合成的空间形成集会空间。

儿童可从板间缝隙轻微挤压进入此空间,又以同样的方式穿出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设计过程

本次设计针对儿童友好嬉戏空间,设计初始,我们充分考虑到儿童强烈的对未知空间的探索心理,以及喜欢追逐打闹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通过将若干个弯曲空间的不同排列组合,预留一定间距,利用视觉的可达性,从而将小朋友吸引至空间,同时使其在穿越缝隙的过程之中,体会到材料的质感及弹性,以此增加穿越的趣味性。

空间组成及儿童嬉戏形式确定之后,我们思考如何把空间有限的趣味性发挥到无限性,于是我们做了如下设想:

四、北卡蓝队:《穹顶之下》

团队介绍

学校:长沙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胡颖红,何川

团队成员:张钰昌,杨阳,李维灏,李阳,刘绿萍,孙君仪,莫天,詹志强

设计理念

孩童总是对深邃高远的天空抱有美好的幻想,天空纯粹,明净,温暖。用孩童喜欢的滑梯底为原型抽象成穹顶。

作品取天空之意,以搭叠的圆环营造穹顶效果,空间自然稳定,具有一定的容纳性,建筑性格温和,对孩童友好。

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或许内心思绪也会跟着秩序升腾翻飞。趣味和美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设计过程

研究过任务书之后,小组成员在讨论阶段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构想,从拼接,到编织,到卯接;从有秩序六边形,到稳定的三角形,到纯粹的圆。从平面拼接,到局部曲面封顶,最后到纯粹的球形。

我们尝试以孩子的目光看待立体建构,并综合考虑材料特性、节点牢固程度、孩童行为及尺度等因素,最后决定用卡口形式连接构建,以不同球体拼接体现秩序,用层叠交接的圆环制造出穹顶的效果。

我们的尺度由孩童的行为模式限定。

充分考虑孩童在空间中可能发生的行为,将不同的尺度空间线性组合,增强空间的流动性。

用了数理运算营造出上密下疏的条理关系,重复的象征元素在建筑外立面静默表达出形式的韵律感, 在秩序中追求变化。

展示模型

几何,代表着意识的发源,形式的极致

选一隅光芒,在时间中迷失

球体的关联里有空间的虚实变化,也有体块的碰撞和融合

纹理是建筑的记忆,是故事的脉络



【作者:】 【编辑:饶丽】
关键词:建造节 长沙理工大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