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丨长沙见证·改革开放40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5日讯(记者 王斌 实习生 刘茵)近日,位于长沙市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厅内欢笑声一片,只见“杂交水稻之父”、88岁高龄的袁隆平稳步走来,参加科学界为其举办的一个小型仪式。他向长沙晚报记者表示:“初步看来,我的‘禾下乘凉’‘覆盖全球’两个梦有望在2021年实现。”11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中,袁隆平入选公示名单。“禾下乘凉”“覆盖全球”再度成为网友搜索的热词。

袁隆平在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长沙晚报记者 小刘军 摄

  重温记忆

  科技受到全社会重视,知识分子受到极大鼓舞

  近日,在袁院士办公室,袁隆平接受了长沙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有两点对我来说是印象最深的影响最大的,第一个观点就是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二个观点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个观点对改革开放起了巨大的作用,也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科技工作者可以积极地、专心地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了。”

  话说到这里,袁院士激动地从办公椅上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近距离地与记者交流道:“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以前叫‘臭老九’,一不留神就被骂为走‘白专道路’。现如今,‘臭老九’变成‘老大哥’的一员,科技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这两句话对国家走向富强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对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非常崇拜小平同志。我感到非常幸福。”

  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向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由他亲笔签发的奖励证书和奖金,现场掌声如潮。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向袁隆平等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发表讲话。长沙晚报在次日的头版头条和A6版进行了充分报道。

  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后,科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大奖的登台亮相无疑加重了对科学、对献身科学而终生探索的科学家的肯定和崇尚。500万元的高额奖金,相当于1980年代的诺贝尔奖奖金,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科技创新工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如此高规格的奖励仿佛‘一石激起千重浪’,不仅搅动着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新华社曾经在当年的报道中呈现了全国人民对大奖“花落谁家”的关注。

  镜头拉回到1978年。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年代开启。也就在这一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科技和科技工作者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

  1978年6月8日起,长沙晚报(当时名为长沙日报)开辟“积极推广杂交水稻讲话材料”专栏,连续发表6篇新闻报道,报道了长沙市农业系统科研人员在袁隆平的带领下,深入学习杂交水稻种植知识,努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模式,夺取水稻高产的事迹。报道详尽介绍了杂交水稻研究推广的历程、杂交水稻的种植技巧和生长特点,同时指出这项新的科研成果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一项重大改革,对长沙农业生产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袁隆平妻子邓则介绍,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服从统一分配,来到了湖湘大地。1964年,当袁隆平在田间观察到第6400株稻穗时,发现了一株天然不育株,紧接着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中找到了3株不育株。这一结果,被袁隆平写在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一文中,寄往《科学通报》。“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他在文中明确表述了水稻具有杂种优势。自此袁隆平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征程。

2001年2月20日,《长沙晚报》关于袁隆平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报道。资料图片

  时代感悟

  我在青年时期就立志报国,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努力奋斗。现在,人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但是我还在为“禾下乘凉”“覆盖全球”两个梦而奋斗。希望年轻人要有理想,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现在生活好了,你只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肯定能够有所成就的。——袁隆平

  回访见证

  杂交水稻将进一步覆盖全球,多养活5亿人

  “我的两个梦的实现并不遥远,初步来看也就是三年时间。到2021年,超级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将达到20吨;超级稻、杂交水稻将进一步覆盖全球,多养活5亿人。当然,这需要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袁隆平向长沙晚报记者讲述了他的梦。

  已88岁高龄的袁隆平,仍然每天早早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科研。近日早上9时,记者推开他办公室的门时,袁隆平正坐在办公桌前。房间里堆满了书籍,袁隆平就坐在“一堆书”的中间。他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神态坚定、声音清晰。

  “袁院士现在还是天天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工作,甚至还跑到田间地头,研究杂交水稻的未来。”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对大家说道。

  “创新”对于袁隆平来说,已经是常态。之前,国际上的普遍观点认为,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搞杂交水稻是行不通的。即便水稻具有杂交优势,也没有办法量产。“外国人没有搞成,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成吗?”袁隆平说。他认为要得到水稻杂种优势,必须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这三系。要培育这三系,第一步棋就要找到雄性不育株。花了数年时间,袁隆平在田间发现了天然不育株。经过多年实验,终于配置种子成功。杂交水稻在政府的支持之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袁隆平一步一步实现他和全国人民的梦想。

  2018年5月,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这次测产结果超出我的预期。亩产500公斤是理想,没想到能达到。”袁隆平说。除了在沙漠上种出水稻来,人们还关注到袁隆平的另一项研究。2017年9月,在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得了新突破。“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成分‘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袁隆平说道。

  “科学研究无止境,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仍然坚定地、一步步地去实现这两个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就是袁隆平梦里出现的“禾下乘凉”的景象。

  如今,袁隆平的梦快要实现了。“我们都年纪大了,最后是年轻人来接班嘛。”袁隆平说,各个科技奖对科技工作者都很有意义,尤其是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是一种鼓舞和引导。他说,“希望年轻人要有理想,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现在生活好了,你只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肯定能够有所成就的。”

  袁隆平一次又一次获得大奖,但是他表示:“我获得过数十个国际国内大奖,这些都是一种鞭策,我还要继续努力。”他仍然会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之下,将奖金投入科研。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离不开粮食安全。”研究了一辈子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再次谈起了年轻时候的梦想,“最主要是让中国人民吃饱饭。”

【作者:记者 王斌 实习生 刘茵】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杂交水稻 袁隆平 科学 改革开放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