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汉”的诗意生活 | 晚报头条

  编者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湖湘儿女只争朝夕,坚韧不拔,星城大地演绎了精彩蝶变。壮丽七十年,阔步新时代。今日起,本报推出专栏,为你讲述长沙奋进征程中的一个个精彩故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辉 唐薇频 姜国)“手拉风箱呼呀呼地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一大早,长沙县果园中学操场的大樟树下,12岁的小戏骨杨梓钰又在晨练,清澈而宛转的花鼓戏《补锅》唱段,飞出了校园,飞向了田野。

  时值春分,在人民艺术家田汉的故乡——长沙县果园镇,步步新景象,处处闻歌声。第一家农民诗社、第一个田汉农民艺术团、第一届农民歌手大赛……富起来的农民群众把自己排进戏里、写进歌里、嵌在诗里。

田汉文化园以田汉故居为依托,包括田汉艺术中心、古戏台、戏剧艺术街、国歌广场、戏剧雕塑园等。照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杰科 摄

  “我以‘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欢迎田汉!”教育家陶行知和田汉“真假田汉”的故事曾传为佳话。如今,田汉故乡的“田汉”们以自己的诗情画意拥抱新时代。

  传承“有戏”

  “田汉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骑在舅舅肩上去看戏,围在火炉边听母亲讲戏。” 8岁的蒋静婷是老戏骨冯兴最小的弟子,一双眼睛透着机灵劲儿,冯兴经常给她讲田汉的故事。为了让戏剧文化后继有人,2017年起,果园镇政府办起了小戏骨培训班,面向全镇招收农家孩子,由省湘剧院和市湘剧院的老师教授唱腔和身段。经过三期培训,已经培养了一百二十名“小田汉”。《补锅》《描容上京》等经典剧目,他们张口就来,一举手一投足,俨然一个个萌萌的“戏精”。

  “台上人演戏,台下戏养人。”杨梓钰曾是个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调皮鬼。学戏一年下来,孩子见谁都一副笑脸,像换了个人。大家都疑惑孩子是怎么“变脸”的,冯兴一语道破——唱戏最讲分寸感,不仅包括形体的控制,也包括心性的自持。孩子灵泛,很快悟到了这一层。前年和去年,杨梓钰两次参加长沙市戏曲进校园大赛,两获金奖。

田汉文化园古戏台上,一场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

  农家小戏骨在课堂上传承经典,新一代农民则直接把生活当作舞台。

  电视剧《浔龙河》取材于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史霸蛮”是剧里的村长,由于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很多人都忘了演员真名叫史润东。作为果园镇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十多年前,史润东在益阳、宁乡的花鼓戏班子里结交了几个老口子,凑了个“表演游击队”,专跑红白喜事。2011年,跟踪看过3场表演后,时任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后来闻名遐迩的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建设带头人柳中辉决心“收编”史润东。“柳书记三次上门请我当浔龙河艺术团团长。”史润东笑言,“从一个文艺散兵,一夜变团长!”

果园镇浔龙河星空木屋休闲民俗,洋溢着浓浓的乡愁和情怀。

  当时,村上打牌赌博成风,一条街上有二三十家麻将馆,村民在牌桌上过夜是常事。柳中辉想通过兴文化聚人心,搞好家乡建设,史润东也想点燃当团长后的第一把火。农民歌手大赛的点子一出,两人一拍即合。

  “原计划办2场海选,结果办了6场,从头年唱到了第二年!”当年的歌手大赛冠军、村民陈佳回忆,赶大集都没见过那么人挤人的热闹场面,“有夫妻同台的,有父子组合的,还有70岁的爷爷带着7岁孙子献唱的。村民黄立明从上海专程坐飞机回来,就为了参加歌手大赛……一位中央媒体记者称,这个农民歌手大赛,简直是南方版的‘星光大道’。”

田汉文化园陈列馆内的田汉塑像与义勇军进行曲浮雕。

  通过这次大赛,不少“民星”脱颖而出。如今的史润东,又兼任了田汉艺术团团长。他根据村民特长,成立了腰鼓队、军鼓队、龙狮队、民乐队、西乐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有感于家乡新变化,艺术团成员自排自演,好戏不断:倡导文明婚礼的《拦花轿》,讴歌乡村爱情的《约会风波》,点赞精准扶贫的《扶贫新曲》,反映创新创业的《创客摇篮》……村民演,演村民,大受欢迎。“剧团锣鼓响,村民脚板痒。”只要有演出,大家都追着看。

白墙灰瓦的果园镇浔龙河集中安置区,已经成为旅游热门景点。

  事业如歌

  “我的家乡在龙虾村,这里的风光好,这里的人最亲……作田人做起了龙虾梦,小龙虾翻起了筋斗云。”在果园镇花果村依天农家乐的塘埂上,涂旭哼着《龙虾之歌》,脚步轻快。

  近年来,果园镇形成了养虾一条龙产业,一年能带来上千万元收入。龙虾协会会长涂旭联合镇文化站,把农户的幸福“虾”想写进这首节奏欢快、易记易学的歌曲中。去年,龙虾经济成为致富新亮点。正如歌里所唱:“好一个稻田虾,好一个聚宝盆!”

周边环境提质改造后的田汉故居,更显江南民居特色。

  “青山依旧在,绿水荡碧波,改革春风吹大地,浔龙河美名扬……”浔龙河村(原双河村)由省级贫困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的故事,当地村民唱的比说的更动听。近年来,浔龙河村先后挂牌“全国生态宜居示范村”、入选中国乡村振兴民族品牌。浔龙河艺术团用一首《浔龙河颂》唱出家乡巨变,还录制了音频,拍摄了短视频,很快就成为了“爆款”。

  新明村党支部书记黄季明说了一个“歌声引资”的故事。2017年,武汉山河集团来到长沙,为新项目山河健康谷选址。考察组来到新明村,正逢“田汉大戏台”开演。一排俊俏的村姑款款上台,音乐前奏一停,领头的大姑娘开唱:“整洁楼房排排立,新明碧水款款来……”台下哄堂大笑,才发现这个大码的“村姑”是村委会委员胡彬反串的!村民们站起来鼓掌,大喊:“胡干部!胡干部!演得好!”不久,这个投资5.2亿元的大项目敲定落户。签约仪式上,客商向黄季明透露,头回来就被逗笑了、感染了,留下了极好的第一印象。

  如今,新“田汉”们的歌声随着“田汉大戏台”飞遍田间地头。果园镇文化站站长李查把这批乡村赞歌视作新时代“劳动号子”,并将组织在今年的农民歌手大赛上集中展演。

  诗意生活

  “雄歌一片出长沙,断瓦颓垣几处家。廿载未知离别苦,乡关回首暮云遮。”1937年底,日寇入侵,上海沦陷。田汉从上海回到长沙,看到家乡的萧条破败潸然落泪。八十余年过去,家乡人拾起了田汉的笔,写下了一首首新诗,诗中的况味已大不相同。

  “我给别人的房子上色,诗歌给我的生活上色。”如此诗意的表达,出自55岁的金江新村油漆工人周明桂。这个黝黑的农家汉子,拿着油漆刷子也要吟诗作对,端着饭碗也在琢磨平仄。周明桂的诗里有一种陶渊明式的悠然和满足,如七言绝句《春播》:几天阴雨几天晴,候鸟催耕叫不停。田父正忙抓播种,秋来遍地是黄金。

  田间地头处处有诗情,国家大事与日常生活皆可成诗。《游松雅湖》《咏田汉大道》《春日有感》……每年该镇墨田诗社都会出一辑农民诗册,书名《田汉诗社》,至今已持续15年。

  “诗在狮子山巅,诗在浔龙河畔,诗在6.98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之间。”在果园镇工作7年的镇党委书记覃芳,一直期待更多城市人来果园镇的青山绿水间安放一个诗意栖居的梦。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延伸。2018年,投资2.8亿元、占地352亩的田汉文化园投入使用。根据规划,田汉文化园将设计多个剧场,以湘剧为基础,以戏曲为主体,兼容话剧、音乐剧、舞蹈等多种表演艺术。负责该项目运营的湖南浔龙河星光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双有信心:“不论城市来客还是乡下村民,都能在这里享受一出好戏。”

  距田汉文化园不远处,机器轰鸣。那是“田汉艺术小镇”破土生长的声音。早在两年前,长沙县、果园镇就确定了以“优质生态+优质文脉”吸引资本下乡,建设新型艺术小镇的思路,被人形象地称为“果园+戏园=家园”模式。两年后,这里将呈现菜园子、小院子、戏台子、好房子、好日子叠加起来的艺术生活模样。届时,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文化乡愁,都能在此安顿。

【作者:记者 徐辉 唐薇频 姜国】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奋进长沙 精彩故事 长沙县 果园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