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煤炭坝镇:百年煤城蝶变五彩家园

相链区块链

曾经污水横流的采矿区被打造成“春天里”党建文化广场,成为人们参观红色文化、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百年煤城蝶变五彩家园

  宁乡市煤炭坝镇矿区关停之后转型农旅融合发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陈勇

  蓝天白云下,双龙牧场绿茵茵的草地铺满视野,一群“哞哞”叫着的黑白花小奶牛正在撒着欢;香榧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移栽培育树苗,建设中的3000亩花卉苗木基地让美丽屋场更显秀丽;游览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在夕阳余晖里徜徉创意煤城影视基地,触摸斑驳的矿车、矿井架、老烟囱以及不同时期采煤工具;走进“春天里”党建文化园,参观红色文化长廊,品尝红色餐厅美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宁乡市煤炭坝镇,这个曾经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百年煤城”,在2014年矿井关停后走上转型发展之路,昔日以黑色为基调的老厂区,已然蝶变成为五彩家园。

  黑与白的交错  荒山坡上建起了奶牛场

  “让奶牛过上幸福满满的生活,它们才会产出最优质的牛奶!”在煤炭坝镇双龙村,一处山丘环抱、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成为了奶牛的乐园,这儿是由皇氏集团优氏乳业投资1亿元建设的双龙牧场,牧场负责人李建全打趣地说,这些原产于新西兰的荷斯坦奶牛,在他的培育下成为了守秩序、会排队的“文明牛”。

  有意思的是,每天到了固定的挤奶时间,奶牛果然按先后顺序排着队挤奶,排着队回到牛舍……双龙牧场占地面积350亩,奶牛存栏规模1500头,牧场分为绿化广场、奶牛文化公园、挤奶区、牛舍、饲料库和粪污处理区,周边2000亩土地用于种植牧草,是一个集生态种植园、养殖基地、牛奶文化科普于一体的综合型牧场,也成为煤炭坝镇产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奶牛的饲料主要有青贮、干草和精饲料等,它们的生活费还不低,一头产奶牛每天的伙食标准是100元左右。”李建全告诉记者,除了部分饲料来自外省或国外,双龙牧场委托附近的农户和合作社种植玉米和苜蓿草,让当地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其中,参与牧草种植的脱贫户就有18人,村姑贾秀萍在牧场从事喂养、卫生工作,一个月能拿到3500元以上的收入。

  记者在挤奶厅看到,奶牛排队接受杀菌消毒,装好取奶设备,工人按下开关,不到15分钟就完成挤奶。挤出的牛奶顺着管道进入速冷设备,瞬间由38摄氏度降到4摄氏度以下,再通过冷藏运输车送去加工厂,生产出人们喜爱的鲜奶和酸奶制品。同时,通过软件管理系统精准投喂,根据奶牛需要进行营养平衡,还设计了水床、按摩器等,让牛儿无论是站着、躺着都舒服。

  “我们一头奶牛每天平均产奶34公斤,一年产奶10吨以上,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就是4.8万元。”牧场技术顾问曾小衡介绍,双龙牧场将充分利用牧场和牧草基地的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牧业观光旅游,带动600户农户增收。

  黑与绿的更迭  花卉苗木围绕美丽屋场

  曾经,煤炭坝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据说,村民最初于此处一水坝内发现有煤,故得名“煤炭坝”,对煤的开采按地方志记载始于明朝。这里,不仅有当年全国煤炭百强企业坝能公司(长沙矿业集团前身),而且有全省最大的乡镇煤矿。所产烟煤因发热量高、灰分低等优点,行销湘鄂、两广及江浙地区,素有“霸煤”之称。兴旺的煤炭工业也直接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湘中煤都”煤炭坝名扬三湘。

  产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宽之时,煤炭坝镇还起了“生态债”。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区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

  漫步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煤炭坝镇贺家湾村,记者只见蜿蜒的沥青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一排排农家小院沿道而立,道路、农田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围绕着新建的美丽屋场,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绿色生态。

  来到远近闻名的香榧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了树形优雅美观、树龄可达千年的香榧。在宁乡市将香榧定为“市树”之后,贺家湾村通过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发展香榧培植项目,相关公司长乾农业负责人崔长乾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开发3000亩育苗基地,向全省推广香榧苗木。

  在晟林生态田园项目里,不少村民正在忙个不停。项目投资3000万元,发展盆栽花卉、蔬菜种植,还有水果采摘、团队研学等内容,将打造成为综合性农业生态观光园。“当地老百姓和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项目每年能够解决就业200人左右,村民搞种植一年收入可达10万元。”晟林生态田园项目负责人蔡丁介绍。

  “金黄色菊花铺满大地,朵朵簇拥在一起尽情绽放。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成群结队,美照几乎霸占了微信朋友圈。”在煤炭坝镇东山村,人们还在津津乐道金丝皇菊盛开时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

  “种菊花更多是一片家乡情怀,加上国家乡村振兴号令鼓舞人心,我也想让华栀中草药产业园更美丽。”华栀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负责人刘继章介绍,他流转了东山村一片永久性休耕地,种植了1100多亩迷迭香、金丝皇菊,还发展了莲鱼共养、特色蔬果观光等,如今这里的农业新业态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菊花采摘高峰时,吸收了200多名村民务工,人均增收1.8万元左右。

  “以花会友,以‘药’兴农。”刘继章透露,2022年产业园计划发展到2000多亩,聘请高校专家对中药材进行研发与深加工,打通中草药产业链,以点到面带动周边农民创收增收。

  黑与红的升华  党建文化园走进“春天里”

  “快点来哦,这里有一条好大的鱼!”刚刚走进煤炭坝社区,记者就听到欢笑声。经过治理,曾经污水横流的采矿区被打造成了“春天里”党建文化广场,过去的采煤沉陷区和排污池,建成了供游客休闲垂钓的“渔乐谷”,几名社区群众正忙着打捞已经养得肥硕蹦跳的花鲢和青鱼。

  记者了解到,煤炭坝社区作为“百年煤城”的核心产区,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及矿井关停,这里一度成为“遗留问题多、矛盾是非多、失业人口多”的“三多”社区。

  面对前任社区负责人再三辞职,被群众誉为“拼命三娘”的贺雪辉临危受命,挑起社区党总支书记的责任重担,她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一面治歪风聚人心,一面治生态谋发展,通过以党建聚合力为抓手,突出基层法治建设,护航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地下到地面、从黑色到红色、由‘三多’变示范”的华丽转身,社区集体经济更是稳步上升。

  2021年以来,煤炭坝社区抓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机遇,创新推进“以支部党建促产业振兴、以产业转型促生态、以法治文化培育文明社风”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产业上逐步形成了以“老菜农”为品牌,集葡萄、稻虾、药材种植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发展链,去年社区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6万元。前不久,长沙市评选首批11个“法治乡村示范点”,煤炭坝社区在宁乡市278个村(社区)之中脱颖而出捧回荣誉。

  探访蝶变的长沙工业遗址系列报道5

【作者:张禹 陈勇】 【编辑:肖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