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民李德桂:种树四十年,“种”出三项专利

相链区块链

李德桂院里用传统方式培育20多年的提根紫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将原本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通过特殊装置和专业手法提到地面上来,让遒劲的树根成为苗木艺术的一部分,这叫“提根”。以往,通过传统方式,不但耗时久、步骤多而且成本高。在雨花区跳马镇,农民李德桂通过多年研究,探索出新的提根培育方法,并于上个月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

  名字里带着两个“木”,59岁的李德桂自言与树有缘。和苗木打了40年交道的他,已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但他并不想躺在专利权上收取专利费,而是计划把技术免费向苗木从业者传授。李德桂说:“只要有人愿意来学,我愿意倾囊相授。希望咱们农民少走弯路,日子越过越好!”

  实验百余次,让根系成为地上的艺术品

李德桂和他发明的提根装置。

  “紫薇苗子长到5公分,就要第一次间苗,长到10公分,开始第二次间苗”……6月17日,记者来到李德桂的求实苗木基地时,他正忙着照看苗木,满园郁郁葱葱。

  “传统的提根,是把一棵苗木移植到盆里,再逐年翻盆、换土、换盆,不仅时间长,而且成本高……”李德桂指着院里的一棵培育了20年的紫薇说。记者看到,这株提根了的紫薇大概1.5米高,上部根系粗壮,下部须根茂密,宛如一件艺术品。

  如今,李德桂直接在盆里撒种子,200株苗的根同时向下生长,互相交错,最后连结成一株成型的提根紫薇,就像是一株巨大古树的主杆一样结实。“只需3-5年就能长两米高。相比移植的树苗,直接撒种子的根系更发达,而且不会须根乱长。”

  李德桂告诉记者,自1983年退伍回乡,他就一直从事苗木产业。十多年前,他在销售中发现,由于新奇好看,市场上露根的苗木不但好卖,而且价格更高,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通过发明装置,实现高效提根。

  “培育装置材料的选择有讲究,既要能吸收阳光让根系生长,又要确保高温下不过于吸热导致‘烧根’。”李德桂说,装置如果太高太宽,浇水后装置内的稀泥不长根;改成多层后,根系长出来不规律不好看。

  此外,装置的选材也大有讲究,此前,他尝试过不下百次,如用塑料桶、木桶固定,或者用波纹管做绑扎,投入数十万元,但效果都不好。一直到去年,他才找到用彩钢材质箍成桶状装置的方法,装置内配备营养土,层层用控根引导膜,终于成功。经过提根工艺处理后的树木,不但可以在不同季节移植,存活率大大提升,价值也提升10余倍。

  有机更“养土”,提速增效降成本

  在李德桂的院子里,还“藏”着另一项发明专利——“有机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实用新型专利,解决的是苗木施肥这一老大难问题。

  此前,村民大多施用复合肥等化学肥料。遇上大雨,肥料流失、农民“钱包受损”;遇上持续性太阳,肥料可能引起“烧根”。大面积施肥也让村里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土壤板结。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提高效率让施肥更精准,又能减少化肥的使用,更加环保呢?2021年9月,李德桂拿出79万元,并向上级部门申请32万余元的补助,探索建立有机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他搭建了发酵池,池的上方是禽畜养殖房,禽畜的粪便在池内发酵、溶解、过滤、混匀后,通过管道将形成的有机肥水输送到苗圃。

  “从去年到现在,这套系统为我节约了8万元肥料成本和3万元的人工工资,生产出的苗木较往年同期增值150万元。”李德桂笑着说。

  “申请专利我也走过不少弯路。”此前他找过多家专利代理公司,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成功。直到去年,李德桂找到了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反映了他的困难与诉求。工作人员立刻联系了区里的专门顾问单位——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帮助他申请专利。

  政府工作人员和代理团队多次前往跳马镇种植基地查看苗木情况,倾听李德桂的思考与实验过程,了解他的技术创新点和种植成果,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共同商讨专利申请事宜。终于,李德桂一举捧回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3项专利。

更多内容>>

星城夜谈 | 土专家,真豪情

【作者:周游】 【编辑:肖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