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湖湘中医药发展并“走出去”? 湖南中医药大学有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刘琦 通讯员 焦珞珈 万颖 实习生 程丹 董祥)9月初,远在巴基斯坦的“中巴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湖南的一款中成药通过临床试验,这意味着,该款中成药即将在异国他乡上市。湖湘中医药在“走出去”道路上又迈出的这一步,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努力密不可分。

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创新引领战略,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开放崛起战略,全面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该校一批批中医药人,推动着湖湘中医药事业的教育传承、创新发展、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擦亮中医瑰宝,共享健康湖南。

传承

已培养15万余名中医药人才

针灸是传统中医一项极具特色的内容,长期以来,对不少人而言,都带着一丝神秘色彩,但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常小荣却让针灸学这个“小众”学科走向大众,也让万千学子因此深深爱上了中医。

从教41年的常小荣一直都未停止探索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对于针灸学,她曾苦苦思索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为此,她和教学团队通过3年努力,研制开发《针灸学》全套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获得教育部全国多媒体大赛一等奖,并在全国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医药教学及人才培养如何紧跟时代?湖南中医药大学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答案。

该校党委书记秦裕辉介绍,学校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湖湘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医学生“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教育。近3年,该校获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该校还全面加强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点工作,新增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其生源质量也明显提高,招生录取线和毕业生就业率都位居国内、省内先进水平。

中医药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业务教育,更要注重思想建设和仁爱之心的传承。今年上半年,该校的党代表工作室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题演讲比赛、到贫困村走访,并传播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民生、服务民众。

“党代表工作室的成立,将教书育人和思政育人结合了起来。”全国优秀教师、省党代表卢芳国说,2017年,在学校党委支持下,她创建湖南省首个高校党代表工作室,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知党情、听民意。

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开展“书记第一课”专题活动,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将学生党建服务工作、思想品德教育与业务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立下志、沉下心、俯下身。

潜心教学,立德树人,自建校至今,该校已培养出15万余名中医药人才,遍布海内外。

创新

用科技创新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对中医药院校而言,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根本任务,以科研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是重要使命。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湘产大宗药材品质评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62岁的实验室主任廖端芳和团队正对湖南的中药材开展生物效应和品质评价研究,通过现代化科研手段阐明中药材的作用机制,并推进中药不良成分及毒副作用的防控工作。他们既探寻中药毒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初加工企业能通过快速检测把控中药品质,又开展生物脱毒方法研究,“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去除中药内的有毒物质,让大众放心。”

这些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扎实推进以专职科研队伍和独立研究机构为核心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成立科技创新中心,改革科研考核评价和经费管理体系,形成了以科研为主体,科教协同、政产学研联动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64个。近3年,该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达96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4项。

湖湘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结合,让科研成果发挥更大作用。如今,廖端芳等人还针对湖南典型中药大品种进行了二次开发与关键药材研究,“同一个中药大品种,虽然处方不变,但通过我们的组分中药研究,优化配方比例,让其品质和功效进一步升级,推动产学研结合。”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戴爱国介绍,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先后与常德、怀化、衡阳、邵阳等市州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派遣科技特派员进县乡、进企业,开展技术指导,为地方政府年增产值17亿元;先后研发国家中药新药70余种,保健药品、器械、食品、医院制剂200多种。该校牵头研发的知名中药品牌,支撑了湖南省7家医药上市公司,累计产值超200亿元。

医疗

以仁心仁术减轻万千患者痛苦

“尤医生,我怀孕了,太感谢您了!”今年9月3日,一名常德患者特意向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全国中医妇科名医尤昭玲报喜。原来,这名患者因多年未孕,曾尝试过3次试管,却一直未成功。今年5月,这名患者慕名前来求医,尤昭玲诊断发现,该患者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及输卵管功能障碍,为其开了一个月的中药让其调理。经过调理,这位患者没过多久就怀孕了,圆了多年的梦。

尤昭玲从医40余年,运用中医诊治过无数月经不调、不孕症、妇科肿瘤等疑难病症患者。由于其在中医妇科方面极高的学术造诣,70岁的她仍被邀请至全国各地讲学。

而她只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众多名医中的一位,如今,该校共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在造福广大病患的同时,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及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肖小芹介绍,该校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已通过综合验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成功立项;第二附属医院医疗教学综合大楼投入使用;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中医药研究院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另有4家非直属附属医院也已被纳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

“现在,国家重视中医,校(院)加大投入,大众相信中医,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仁心仁术减轻患者痛苦。”该校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程丑夫是心血管内科的泰斗级中医,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仍坚持每天坐诊看病,诊室门庭若市,他总是一丝不苟,为病患详察色脉,细致辨证,精心处方,疗效卓然可见。“岐黄本是仁慈术,修到仁慈术自精”,这是程丑夫对中医的理解,也是他从医的座右铭。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一位位像他一样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中医药人,悬壶济世造福病患,为湖湘中医药事业发展增添了内在动力。

交流

多举措推动湖湘中医药“走出去”

如今,随着中医药影响力的增强,慕名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看病的,不只是国内各地的患者,还有不少外籍人士,而该校推进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速度。

戴爱国介绍,近年来,该校先后与2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教育合作;与韩国圆光大学合办全球首家研究型“孔子学院”;在卢森堡、阿联酋开设中医医疗中心;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国内首个联络点也成功落户该校。该校还推进精品专业国际化、优秀生源国际化,在籍境外学生人数每年增长20%,现有境外学生566名,整体规模居湖南省前列。

该校的“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王炜原本在美国工作,2011年,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后,他带领团队运用现代化方式研究湖南的道地中药材及民族药物,在30多种湖南民族药物发现了200多种具备相应活性及功能的全新化合物。他通过一次次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及一篇篇刊发在国际顶尖刊物的论文中展现这些研究成果,引发关注,“我们希望让湖南的中医药走向世界。”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2017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建立“中巴中医药民族医药研究中心”,既开展联合研究,又进行人才交流培养。今年5月,上述双方又共同建立“中巴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组织湖南多家大型医药企业,在该中心对湖南本土的中药产品开展临床试验,让湖南中药不仅在科研上“走出去”,在市场应用上也同样实现“走出去”。

“一代代中医药人的精诚团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推动了湖湘中医药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秦裕辉表示,今后,该校将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服务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者说

廖端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见证学校跨越式发展

我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近十年,不管是从学者还是从原校长的角度,都见证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学校在定位方面,相比原来有了明显提升,突出科技创新理念,旨在办一所教学科研型大学;在教师的科研氛围、校园布局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在办学理念上,加强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文化引领四大方面的功能。

常小荣(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让学生站在肩膀上成长

我自己是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我的导师严洁教授对我影响很大。做学问难,要心态平和,要耐住寂寞。我从1978年留校任教至今,常常跟我自己的学生说:“导师影响了我一辈子,我也想影响你们一辈子。”我想让学生站在我自己的肩膀上成长起来,事业发展的希望总是在年轻人身上。

卢芳国(全国优秀教师)

要让学生明白“医者仁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一年多前,我开始了一项新的教学改革课题的策划——以课前播放5分钟短视频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中医理论中受到熏陶,在思想品格上得到升华。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我们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要有为医学发展献身的精神,要让学生明白“医者仁心”的道理,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

王炜(湖南“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推动中药实现国际化

我自己是湖南人,湖南中医药大学是我的母校,而且湖南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2011年,我选择从美国回国,希望能用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现代化研究方法为湖南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做一点事。在学校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团队成员已在30多种湖南民族药物中发现了200多种全新化合物。我希望,我们中医药人今后进一步推动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现代化、实现国际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琦 聂映荣 整理)


【作者:聂映荣】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中医 湖南中医药大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