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区生活&苗寨风情 老照片回顾画家郑小娟的成长印记

郑小娟的作品中有大量反映湖南少数民族生活与风情的作品,这源于她从1980年到1994年间,多次深入湘西、湘南体验生活。长期的体验与写生,使她能准确地把握当地人的内在情感与情绪。

  文/申芙蓉 钱茂峰 图/郑小娟

  “2017郑小娟中国画展”6月24日至7月16日在长沙美仑美术馆举行。

  在湖南画家中,郑小娟先生是沉静的,但她又实在是丰饶多彩的。

  是的,她是一位作品极丰富的女画家,作品涉及湖区生活、苗寨风情、现代生活以及壁画等方方面面,画中有着大地的稳重与妩媚,又始终带着少女般的梦想和浪漫。她的《山雀》《苗岭赶秋图》《木叶悠悠》《阿妈》《新装》等先后被中国美术馆、日本弥勒的里美术馆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美术馆收藏。她又是豪情满怀的“女汉子”,两次主动下乡当知青和知青领队,一次又一次深入湘西湘南农村体验生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参与创办《红领巾》,发行量达70多万份;八十年代初任湖南省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时,组织了一个有实力的敬业团队,大家齐心努力编印了九大类、六十卷的《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集》,并在功成之后从领导岗位上急流勇退,回到自己的绿洲——绘画中来…… 而绿洲,对于她来说,还有另一实质的所在。他们一家三代五口人曾经长期居住在底楼的两居室,她和丈夫(著名画家姜坤)分别在墙上和床板上作画。用于画画的墙上做了一个活动的布帘,下班后拉开布帘就可以画画。而这个小小的空间,就是郑小娟的“绿洲”。繁忙的工作之余,哪怕是茶余饭后,郑小娟先生都耕耘在这片绿洲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一个艺术家的丰饶,是需要土壤、需要情怀,更需要坚守的,而郑小娟先生都拥有了。

  让我们借由这些老照片,从一个侧面了解郑小娟先生的成长印记。

1957年,郑小娟主动下乡到湖区成为第一代知识青年。在那里,她开始了美术创作,并为她日后创作大量湖区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为郑小娟在知青下放点写生。

郑小娟与当地苗民一起探讨织锦图案。

1958年,郑小 娟考取了湖南文艺学院美术系(1962年与湖南师范学院合并,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五年的大学生涯中,她对楚帛画、晋唐五代著名画家代表作、元代永乐宫壁画及明代陈老莲的人物画进行过认真的临摹研究,从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艺术语言。图为郑小娟在认真观看聂南溪教授(右二)的课堂示范。

1975年—1976年被湖南人民出版社派往长沙县白沙大队知青点带队,第二次下乡,她对农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图为郑小娟与当时的知青合影。

郑小娟因为长相极似邓颖超大姐,1991年生平惟一一次出演影视剧,在电影《周恩来》中饰演邓颖超,获得极大成功。


  人物名片

  郑小娟,女,生于1940年12月,湖南长沙市人。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出版局编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作者:文/申芙蓉 钱茂峰 图/郑小娟】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老照片 画家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