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潮”的前世今生:回家过年的路越来越顺畅

1911年,英国人斯威尔拍摄的长沙第一列火车。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记者 范亚湘

  “过年就是要回家的,几十年来在我心目中一直不曾变化过”

  一眨眼,年就来了。

  这几天,办公室里明显多了如何在网上抢票的讨论,几位离家较远的同事讨论得更是起劲。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年都有,毕竟,抢一张票依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甚至还要那么一点点运气。不过,随着他们的热切讨论,过年的气氛自然也就浓起来,仿佛到处都是满满的年味儿。

  “谢谢您的关心,我已经在网上抢到了回长沙的票!”20多年前,萧女士还是一个小丫头,“过年就意味着要回老家,在寒冷的清晨搭乘绿皮火车,从青岛到长沙,20多个小时,人难受得一塌糊涂,小时候,我是有些讨厌回老家”。

 现在仍旧在承载着春运重任的火车。

  萧女士的妈妈是从长沙走出去的大学生,“外婆家就住在岳麓山下,进入腊月间,妈妈就开始谋划回长沙的事情。那个时候,是40多岁的妈妈带着我这个丫头片子回长沙看望60多岁的外公外婆,而今,是我带着60多岁的妈妈回长沙看望快90岁的外婆。前些年,外公走了,我们想把外婆接到青岛住,可刚住了几天,外婆就生病了,吵着要回长沙老家。家人把外婆送回长沙,她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你说奇怪不奇怪?还有我妈妈,退休在家的她,好像什么事情她都已经不太在乎了,唯独过年回长沙这件事情她特别看重!”

  萧女士记得,那些年月,每次上车前妈妈都会安慰她说:“睡一觉就到了。”“刚开始我还会相信,可后来每次只要睁开眼,除了起伏连绵的山,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大人们为了缓解路途的无聊,一般都会在火车上打牌或嗑嗑瓜子打发时间,“像我这样的小孩子则只能睡觉,即使一点儿也不困,但不睡觉又能做什么?”

  下车之后,还要转坐颠簸的乡间巴士,围绕岳麓山打转转。坑洼的山路让人胃里翻江倒海,“每次这段乡间公路还没走一半,妈妈便会因为晕车吐得不成人样,疲惫不堪,可只要一脚踏进外婆的家,妈妈就鲜活起来了!”

  不说路途中受的罪,即使回到外婆家,洗澡还得烧热水,看个电视把遥控翻过来倒过去也就那几个台,“每次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过年妈妈非回外婆家不可,我曾经问过妈妈的理由,妈妈只是笑笑说,‘过年当然要回家啊,外婆这里就是妈妈的家。’年幼的我每年只能不情愿地跟着妈妈,穿过拥挤的人流挤上火车,忍受漫长路途的煎熬……过年就是要回家,几十年来在我心目中一直不曾变化过。所以,对于我来说,过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带着一头银发的妈妈回长沙,因为在长沙的岳麓山下,还有我白发苍苍的外婆。”

 春节回家,遇到这样的人流真还算宽松。

  萧女士说,她要比她妈妈当年幸运。“上周,我就通过快递把要给外婆买的东西寄回了长沙,这样就用不着我肩挑手提了……我们现在再也用不着到火车站排几个小时的队买票了,从青岛到长沙的高铁10个小时左右,还真是睡一觉就差不多到了。而且,外婆家现在已经变为长沙城区了,亲戚的车早在长沙南站外等着我们,感觉回长沙好方便!”

  “没有离家就没有回家,离家不易,可回家更不易”

  一说到回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道路和交通工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朝诗人贺知章从离开故乡到回到故乡用了一生。从长安辞官回到浙江杭州,走了差不多大半年时间。那么,在唐朝时,若是从长安到长沙需要花多长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有一个人的旅途可以参考。

  贞元21年(805年)初秋,柳宗元因为深度介入“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到永州。当年,柳宗元走的是陆路,他带着母亲卢氏、堂弟宗直、表弟卢遵,还有家小及仆人,默默地离开了长安。走过灞桥,柳宗元回望长安,天高气清,白云悠悠,城郭楼台若隐若现。可到了长沙,已是树木肃杀的寒冬了,其时,柳宗元去拜访了担任湖南观察使的前岳父杨凭,写下《潭州杨中丞作东池戴氏堂记》,这是第一篇最完整地写长沙园林的美文,“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现在读来,依然令人神往。

 2011年12月28日,长沙火车站售票大厅购票的人群。  长沙火车站供图

  远的不说,单说清末民初。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在京升补为礼部右侍郎,任职京官10多年,曾国藩还从未回过家乡。此时,曾国藩越来越想家。母亲十分思念他,他“梦寐之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有一本写曾国藩传记的书里就专门写了这样一句话:“没有离家就没有回家,离家不易,可回家更不易。”

  虽然反复表示辞官的愿望,曾国藩却迟迟没能动身,原因很简单:筹不起路费。道光二十八年,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将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须数百,甚难措办?”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十二,曾国藩梦寐以求的差使终于又一次落到了他头上。皇帝命他充任江西主考,曾国藩喜不自胜,第二天即在谢恩折中奏请乡试结束后顺便回家省亲,皇帝自然照准。

春节临近,长沙西高速收费站急剧增长的车流。高轩供图

  曾国藩兴高采烈,一路南下。一转眼他居京已经13年。他终于可以一偿夙愿,见到思念已久的父母大人了。不料七月二十五,曾国藩行至安徽时,忽然接到家乡送来的讣告,母亲江氏已经于六月十二,也就是他接到派差喜讯的当天去世。

  随着曾国藩抵达湖南,他的京官生涯正式宣告结束。然而困窘并没有因此离他而去,当年在京所欠债务,多年之后才还清。这个故事从一方面说明曾国藩是一个清官,他坚守着“不靠做官发财”的誓言。不过,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60多年前,交通是多么不便,且交通费甚巨,从北京回到曾国藩的故乡湘乡,途费就须数百,这对于年收入600多两白银的“副部长”曾国藩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曾国藩生活的年代,他选择的交通工具无外乎步行、骑马、坐轿和乘船四种。路途遥远,前两种方式又比较辛苦,曾国藩身体明摆着是吃不消的。而坐轿虽然舒适,但行进却相当缓慢,想必归心似箭的曾国藩会选择放弃。那就只好乘船吧!从安庆溯长江而上经武汉到达岳阳,进入湘江,然后经长沙到湘潭,再改坐轿到达荷叶塘曾府,这一路,不知曾国藩走了多长时间,史书上已不见记载。

  据《湖南省志·交通志》记载,戊戌变法至民国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长沙的交通方式变得“洋气”起来了。除了步行这一最原始但也是最基本的交通方式外,还拥有和增加了许多代步工具。既有轿子、人力车(东洋车)、自行车、小帆船等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还有摩托车、小轿车、公共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火力、电力、蒸汽机械驱动的交通工具。

  1910年,粤汉铁路长沙至株洲段建成通车;1921年,湖南省第一条公路长(沙)(湘)潭军路全线竣工;1926年,第一个飞机场在长沙出现。这个时期的长沙人可谓大开眼界,即使没有坐过“洋气”的交通工具,但却听到了第一艘轮船的汽笛,看到了第一列火车的飞驰,目睹了第一辆汽车在路上跑,并第一次见到飞机在天上飞。

  那时的火车有一个特点就是“晚点”,而且通常是“必须的”,“晚”得没理由可说。民国《铁路客运通则》规定:“行车时刻,铁路应以力求准确为主;但因事故,不能担保稍无迟缓。”一方面是事故频发晚点,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为晚点。

  1937年12月1日,已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的吴宓,欲从长沙火车站乘车到南岳文学院讲学并与先前到达的家人相聚,原本是当晚11时的火车,却等到第二天凌晨5时还不见火车的影儿。吴宓在《日记》中写道:“中间兵车开过数列,伤兵滋闹,且欲殴站长……于是宓主张回归圣经学院。人员复归本校后,挤在教室里待至天明,各自散去。”这一“晚”不打紧,直到12月6日才挤上了南下衡山的火车……课堂上语速快如飞的吴宓教授,仿佛觉得火车比他讲课的速度还慢,“此一夜,宓等疲惫已极,且威风凛冽,实不能耐”。

  “交通变化很快,过年回家的观念却永远不会变!”

  8年前,长沙伢子刘力从重庆大学毕业后到东风汽车属下的湖北襄阳市工作,“之前过年回长沙,需要坐绿皮火车。”

  从襄阳到长沙直达的火车都是普通特快列车,“还都是晚上的,晚上十一二点发车,要到第二天早晨七八点左右才到长沙,这个时间倒是还比较合适,在车上睡一觉就到了。”

  但这就需要抢票了,好在这一路线人也不是非常多,抢票还相对容易,一般刘力都能抢到。“只是每次回来都在拥挤的车厢内,虽然身体难受,空气混浊,可满满一车厢人都是回家过年的,一路上听着他们谈天说地,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时间过起来还不感觉慢。”

  这样经历了三四年,刘力买了车之后,终于可以不用抢票,自己开车回家了。“最近几年,汽车普及真是太快了,城市堵车成了常态,回到长沙,一到过年,倒还不堵车了。我一出襄阳就上高速,从随(州)岳(阳)高速转京港澳高速,也就4个来小时的车程。”

  票是不用买了,也不用去挤在空气混浊的车厢里了。“需要考虑的就是堵不堵车、高速封不封路的问题了。有时候会赶上堵车,一眼望不到头的堵在高速上,需要好几个小时才疏解开,前年还在随岳那段遇到封路,只好遵循指挥下了高速,从普通省道走了百十公里又上高速公路,原本是要赶着和家里人一起吃中饭的,可直到煞黑才总算赶上了晚饭。”

  刘力总结说,自己开车回家,好处就是时间自主,带行李方便,比起坐火车来,还是要方便得多,尤其对于一家人一起回家的情况,如果路程一天内可以走完,自驾还是比较好的方案。“我估计,自驾的人数应该不在春运发送旅客的人数统计之内,但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同样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到了回乡及返程的高峰期,高速上动不动就堵的新闻屡见不鲜。现在,从襄阳到长沙已经开通了高铁,全程4个小时不到,坐高铁回长沙好方便!而且,再过几年,从襄阳到湖南常德的高铁就要开通,回家就更方便了。”

  春节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求学的学子也一样离家在外,过年是他们回家团圆的最大期待,这些离家的游子造就了这个规模庞大、一年一度的春运。

  春节期间,作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这么多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感受最明显的就是铁路的变化,虽然仍然存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但是列车的条件要好了很多,网上购票让很多人免去了去火车站长时间排队的辛苦。“私家车的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许多客流,但是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压力。”刘力不无感慨地说:“交通变化很快,距离不是问题!只是像我这样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的游子,每到过年,回家的观念却永远不会变!每次只要车过长沙县的安沙,我就能感受到自己回家的心跳……”

  “年”意味着旧的终结,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人们拉着行李、满面笑容地回到家;年后,又陆陆续续离开家,奔赴远方。不管是谁,身在何处,过年回不回家,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春天里,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开启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来年回家的路会越来越顺畅。

【作者:记者 范亚湘】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春运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