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湖南省主要针对年龄在18岁至59岁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航空运输以及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感染风险相对比较高的行业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等存在境外感染风险的人员。另外,还包括公安、消防等保障社会基本运行以及公共交通等维持社会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等。
长沙晚报1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我们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就盼着疫苗早日出现。刚刚我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8日下午,新冠病毒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有序开展。记者跟随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该院急诊科护士陈立秋,记录下她接种的全过程。近日,湖南各地启动了9类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据了解,未来随着疫苗产量逐步提高,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14时50分,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种点看到,医院已做好接种场地的区域划分及出入口设置,严格落实院感防控相关要求。准备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员排队有序接种。接种医务人员指导陈立秋进行登记和预检,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签订《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知情同意书》。完成疫苗注射,陈立秋和其他接种人员一起留观满30分钟后,没有不适方能离开。在此期间,医务人员一一询问接种人员接种后的情况,并发放《接种后须知》。须知包括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常见过敏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海鲜类食物,避免饮用含乙醇成分的饮品,不要剧烈运动等。
按相关要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将在1月9日前完成高风险岗位人员的第一剂接种工作。进行第一批疫苗接种的岗位主要包括:感染病科(含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区等)、呼吸内科、急诊科、门诊部(含预检分诊人员)、儿科、检验科、院感控制中心、放射科、后勤保障人员(护工、保洁员等)、安保人员(高风险科室及预检分诊岗位人员),以及医院防控工作组成员。
据介绍,大多数重点人群的接种,由重点人群所在的单位组织摸底、预约,并协助开展接种工作。对于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学习的个人,可关注当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相关服务信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强化预检分诊措施,提升应急物资供应储备能力。医院已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强化多病共防机制,重点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降低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流行的风险。加强快速检测诊断能力,采购多台快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可实现发热门诊、急诊患者两小时内出具结果。
相关报道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