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96333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橘洲绘本(A05)

返回版面

李贞妈妈

女将军李贞和她的义子义女

      文/范亚湘 图/吴志立 何朝霞

      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一个感恩母亲的日子。这天,一群不同姓氏的儿女聚在一起,缅怀他们的母亲——女将军李贞。

      1908年2月,李贞出生在今浏阳市永和镇佳成村,由于家境贫寒,她年仅6岁时就被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因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流产了,李贞从此不能生育,可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和丈夫甘泗淇将军一道先后抚养了20多位烈士的遗孤。1990年3月,李贞将军去世,但她的义子义女们却无时不刻不在思念“李贞妈妈”。

      1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后勤部长陈希云身患重病,非常挂念年幼的子女。李贞获知后,安慰陈希云说:“你安心治病吧,家里的事我们这些老战友会帮助照顾好。”随后,李贞把陈希云的大女儿陈小妹接到家里,一直把体弱多病的陈小妹抚养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2

      1955年,苗族革命英雄朱早观病逝,李贞把朱早观的女儿朱一普接到家里抚养。朱一普患有胃病,李贞对她“搞特殊”,每天买来牛奶让她喝,朱一普的胃病迅速好转。

      3

      李贞和丈夫甘泗淇一道先后收养了20多个烈士遗孤。由于残酷的战争摧残了身体,李贞终身未育,她把母爱全都倾注到了义子义女们身上。经过李贞精心的培养、照顾,孩子们不但身体健康,而且个个都有出息。

      4

      那时,每次吃饭,家里都要摆上二三桌。每逢节假日,李贞和甘泗淇都要抽空带孩子们去看电影、逛公园,和孩子们一道做游戏。

      5

      20多个义子义女要生活,张口伸手都离不开钱。1964年2月甘泗淇去世后,工资并不很高的李贞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唯一的办法就是“抠”自己,她穿的衬衣、外套以及盖的被子,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一双棉鞋她穿了十几年……

      6

      李贞晚年生活更加简朴,一个夏天的早晨,她告诉葭娃子(义女左义霞小名),睡的草席上有虫子咬她,让葭娃子检查一下席子。葭娃子查看了半天没找到虫子,用手摸摸粗糙的草席,才发现是旧草席掉出渣子扎着李贞了。

      7

      10岁就生活在李贞身边的葭娃子忘不了李贞妈妈缝补衣裳的一幕:她戴着眼镜,坐在床上,床头放着一个笸箩,里面有一些线卷、剪刀、布头,就着昏暗的灯光一针一针地缝补着一件黑色的呢子衣,那件衣服她已穿10多年了。

      8

      义子姜毅南、姜学清在李贞身边生活了40多年。在他们的记忆中,李贞妈妈穿的衣服除了部队统一发的军装外,几乎没有购置过其他新衣服,“就连节假日穿的便装也是染成黑色的旧军服”。

      9

      1968年1月,已参加工作的姜毅南和姜学清去看望李贞妈妈,只见老人家在走廊里冷得直跺脚。姜毅南赶紧把自己单位新发的一双大头翻毛皮鞋给李贞换上,李贞穿着大头翻毛皮鞋很开心,迈开脚步正步走起来,嘴里还不忘喊着“一二一”,逗得孩子们拍手直笑。

      10

      姜毅南见李贞高兴,趁机说:“您老人家是一位堂堂女将军,脚蹬一双大头翻毛皮鞋不好吧,要不我给您买一双高筒皮靴,穿上那样的皮鞋才叫神气呢!”李贞正色拒绝道:“瞎说,你有几个工资?就开始摆阔了……我是个老兵,要打扮得那样神气干什么?”

           11

      从此,李贞都会在冬天穿着那双大头翻毛皮鞋,外出办事遇到熟人,还会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子姜毅南送的礼物,穿着暖和。”1990年3月,李贞将军去世,姜毅南在帮助清理其遗物时,发现那双大头翻毛皮鞋还摆在卧室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