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5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数量、份额上升,净值规模下降……中国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日前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引发市场热议。近期,由于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基金市场也相对冷清:投资者对新发基金热情不再,甚至不少爆款基金、明星基金规模缩减不少。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压力山大”的同时,也有一大批新生代基金经理开始在基金市场亮相。
下降逾2000亿元 基金净值回调或是“祸首”
本周中基协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2021年3月)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1.56万亿元。这意味着,相比2月末的21.78万亿元减少2200亿元,环比下降逾1%。
记者梳理发现,从去年7月份开始,公募基金规模连续8个月正增长,连续刷新历史新高,规模上涨了近5万亿元,成功突破了21万亿整数大关。去年12月和今年2月份,还一度出现单月规模单月增长超万亿的情况。记者发现,3月底相对于2月底股票基金数量为1457只(前值1417只)、份额为1.35万亿份(前值1.31万亿份),很明显均上升,但净值却环比下降近4%,为2.05万亿元(前值2.13万亿元);混合基金3月份数量、份额也是环比上升,但净值环比下降,净值同比规模下降逾4%,为4.95万亿元(前值5.16万亿元)。权益类基金份额增长,净值环比下降,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总规模下降主因或是基金净值回调。
新发基金逐月下降 “明星”也失宠
Wind数据显示,2020年4月成立的财通资管行业精选,截至今年3月31日基金规模缩减比例逾91%,仅1.87亿元。与其同病相怜的还有长城量化小盘缩减逾90%,一季度末规模为仅2亿元出头;华商恒益稳健缩减逾88%后,从逾23亿元的发行规模变成了2.64亿元的规模;华商龙头优势一季度末最新规模不足4亿元,同样是缩减比例超八成。
净值下降的尴尬,不仅影响了名不见经传的基金,不少“明星”也开始“失宠”。
去年年内新发规模最大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规模高达321亿元的南方成长先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整体缩水近55%;一日售罄的易方达均衡成长也成了“烫手山芋”,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缩减比例近62%。此外,富国龙头优势、永赢科技驱动A等规模缩减比例均超八成,汇添富稳健收益A、工银高质量成长A、鹏华匠心精选A等基金较发行时规模也有数十亿元的缩减。
明星基金尚且如此,新发基金情况也不可能再如去年。数据显示,1月新发基金5307亿元、2月2967亿元、3月2820亿元、4月仅1407亿元,目前5月新发基金逾300亿元,很明显正逐月下降。
新生代基金经理登台
行情不给力,明星基金净值萎靡不振,明星基金经理也“压力山大”。近期美团暴跌上热搜后,张坤、刘彦春等顶流基金经理也“躺枪”。而广发价值领先仍处于领跑地位,也让市场的眼光聚集在了基金经理林英睿的身上。
事实上,随着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基金经理队伍自然也是不断壮大。有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公募新任基金经理约200位左右,并且很多是“85后”新生代基金经理。如华夏、嘉实、南方、鹏华、广发等均有不少新面孔。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新人”辈出一方面是公募基金规模扩大需要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固收+”策略基金产品涉及股债两类资产,很多基金公司采用了双基金经理模式管理,其次公募基金产品近年的加速发行,很多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较大,短时间内已经无暇接手管理新产品,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面孔将有更多的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