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5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陈安妮)近日,湖北武汉的吴先生在采耳(俗称掏耳朵)后染上“脚气”一事引发网友关注。报道中提到,在一些养生场所,足疗技师和采耳技师是同一人,刚做完足疗的技师,可能又采耳,过程中很容易将脚部真菌通过采耳传染到顾客的耳朵里。甚至有的采耳服务,在耳中“浇水、泡茶”,专家认为,这只会破坏耳朵的保护屏障,可能导致耳朵红肿、起丘疹或小水泡,引发耳道湿疹。
“采耳时,要提防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鼻喉科彭斌主任医师表示,正常情况下无需采耳。耵聍(俗称耳屎)对传入的声音能起到过滤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让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护鼓膜。
采耳的健康风险体现在采耳过程中,消毒措施不到位,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工具不专业损伤耳膜,如用毛刷、耳勺等工具。一旦用力不当,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致使耳鸣、疼痛、听力下降等。
如果耳朵出现以下3种情况,彭斌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一是耳道耵聍栓塞,即感觉耳屎堵住了耳道;二是耳道流脓,多数是中耳炎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或者慢性中耳炎的发作期,或肿瘤、外耳道炎等引发;三是听力突然下降,可能是耵聍堵塞,也可能是中耳炎或是突发性耳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平时没有耳部疾病,但突然出现听力不佳、下降的状况,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