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96333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汲取前行力量

      周扬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严峻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书写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奇迹,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全体长沙市民一道努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整体战。

      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充分证明了风雨来袭时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受了最直接的检验。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病患。从病房争分夺秒的科学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地车间加班加点的工作,到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测验,处处涌现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党员多跑腿,居民少出门”“疫情不散党员不退”“党旗永远在一线”……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无数人默默奉献、辛勤付出,以涓滴之力汇聚起磅礴之势,守人民安危、护山河无恙。中国人民在疫情中构筑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命运与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钢铁长城,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顽强面对困难,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举国同心的家国情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和赤子之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的价值坚守和精神境界。

      人民是抗疫斗争的最大底气和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面对疫情,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有人推迟婚期一刻不停赶赴抗疫一线,有人写下战书主动请缨,有人披风沥雨坚守岗位……无论处在什么样岗位、从事什么样职业,无数平凡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从逆行出征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从严防死守、履职尽责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担当;从雪中送炭、八方驰援的物资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志愿服务、宅家抗疫的默默奉献中,人们看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在这场世所罕见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最根本的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运筹帷幄和领航定向,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正是有了坚强领导核心和锐利思想武器,中国人民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高度一致,凝聚起风雨无阻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始终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淬炼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这条奔腾不息的精神大河,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海洋,汇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党又一次焕发出改天换地的斗争精神,展示出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带领人民锤炼出了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党的精神风貌,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当前,长沙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容丝毫懈怠,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继续攻坚克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我在阵地在”的责任感使命感,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团结的力量,持续作战、齐心奋战,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整体战。(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市委党校教研部副主任)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