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96333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9.5秒,100支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下线

浏阳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班加点,为国内外战疫输送“弹药”

  •   在芙蓉口罩厂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赶工。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在芙蓉口罩厂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赶工。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短短9.5秒,100支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下线。一天24小时满负荷生产,80多万支采样管、约200万支咽拭子销往全球各地;

      100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1300多名员工“两班倒”,日产口罩300多万片……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浏阳各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保生产,为阻击疫情源源不断输送“弹药”。

      3月31日,记者前往浏阳走访了多家生产口罩、采样管和咽拭子等产品的企业。

      每天下线80多万支采样管和约200万支咽拭子

      “早上8点已经拉走了5车产品,下午还会有七八辆车来。”3月3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集里街道的三力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三力公司”),正碰上年近六旬的董事长陈平轩在车间忙活,“最近订单太多了,我必须盯紧点。”

      “我们的主打产品还是静脉采血管和采血针,但因为疫情依然严峻,目前病毒采样管和咽拭子需求量还很大。”陈平轩说,除春节放了两天假外,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在24小时满负荷生产,每天下线80多万支采样管和约200万支咽拭子。

      据了解,三力公司的实力在全国同行业900多家企业中名列前茅。2年多来,其生产的病毒采样管、咽拭子已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市场占60%。

      更好看更舒适的个性化口罩受欢迎

      在浏阳经开区的一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一喜科技”),生产车间一派火热,100多条现代化生产线上,1300名员工“两班倒”并错峰就餐,中午时分都照常开工。

      一喜科技原本是一家生产卫生用品的企业,2020年2月转产口罩,主要生产KN95型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等产品,目前已成为湖南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之一。

      “2020年产量达到22亿片,2021年5亿片,目前日产量在300万片左右。”一喜科技总经理邱红说。

      记者注意到,在邱红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上百种款式各异的个性化口罩样品,既有国潮口罩、彩虹口罩,也有卡通口罩、3D口罩等。这是时下受到市场尤其是年轻人欢迎的产品。

      “90后”口罩厂厂长:愿能早日摘下口罩

      永安镇丰裕村,一栋略显朴素的6层楼房里,10套全自动高速生产机同样在不知疲倦地运转着。虽然迄今只有日产20多万片的产量,规模不算大,但这可能是湖南最知名的口罩厂——长沙芙蓉口罩厂。

      这家有着40年历史的口罩厂,在疫情发生前是长沙唯一拥有特种劳动防护口罩生产资质的厂家。几年前,“90后”伍海湾大学毕业返乡“接棒”,成为第三代“掌门人”。

      口罩最紧俏时,市面上卖到3元、5元一片,但伍海湾坚持不私自对外销售,让产品以0.9元/片的价格出厂,配合政府统购。

      如今口罩价格早已回落,但由于原油涨价,熔喷布、无纺布等原材料成本依然较高,伍海湾依然坚持平价、低价销售。

      “我相信疫情肯定能够过去。”两天前,伍海湾从高速路上返家,看到“大白”们把防护服当雨衣,冒雨为司乘人员扫码服务,非常感动。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口罩厂马上就要搬家了。新厂在9公里外的园区,300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半用于口罩生产线的改造,一半将用于手术洞巾、创可贴等医疗耗材的生产。伍海湾在悄悄谋划转型升级。

      “希望能够早日摘下口罩,我们相逢在春风里。”这名年轻的口罩厂厂长诚挚地祝愿。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