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华
敢于斗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积累的十大宝贵经验之一。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年轻干部要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砥砺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勇毅攻坚克难,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在伟大斗争中砥砺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敢于斗争、勇毅前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一次次获得以少胜多的胜利,一次次创造从无到有的奇迹,一次次铸就前无古人的功绩,重要原因就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更是年轻干部砥砺前行的根本。年轻干部要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应对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中砥砺理想信念,在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中砥砺理想信念,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砥砺理想信念,进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的伟大斗争实践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奋力书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在伟大斗争中站稳人民立场。立场问题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是以谁为朋友、以谁为敌人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核心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要站稳的立场,就是坚定地站在绝大多数人一边,站在人民群众一边。毛泽东同志说:“强大的失败,因为它脱离人民;弱小的胜利,因为它同人民联系在一起。”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打江山到守江山,历史深刻昭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敌人,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反之,一旦动揺了人民立场、脱离了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新征程上,面对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我是人民的一员”的心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植根人民,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要像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以人民为天、以人民为地;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忧人民之所忧、乐人民之所乐、解人民之所难、帮人民之所需,在服务人民的实践大熔炉中努力锻造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在伟大斗争中勇毅攻坚克难。历史的画卷,总是在攻坚克难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砥砺奋进中写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还有更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更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年轻干部,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的气魄和意志,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强的斗争意识、斗争本领、斗争素养,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要勇于摸着石头过河,敢于冲破既得利益藩篱,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斗争中补短板、强弱项。要坚决摒弃一切私心杂念,绝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一定要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