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红色热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负期望,奋勇担当,实干作为。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维度。
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增强使命自觉。自觉,是从“由之”的状态到“知之”的境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深入长沙考察调研,作出了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项重点任务的重要指示,为三湘大地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11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首次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重大举措,更是长沙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利好。作为湖南省会,无论是担当光荣使命,还是承接战略利好,长沙都必须自觉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头雁、主力军。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效。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一是要聚焦创新提升发展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引领,以“三区两山两中心”建设为依托,以电力、算力、动力为支撑,进一步做强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先进储能材料、先进计算、北斗+、航空(大飞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长沙高质量发展锻造强劲引擎、积蓄澎湃动能。二是要聚焦协调提升发展效能。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规律。在坚持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强市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为总揽,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升级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擦亮“雷锋家乡学雷锋”品牌,奋力向“文明高峰”迈进。三是要聚焦绿色擦亮发展底色。环境就是民生,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扎实开展“双碳”试点示范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实现蓝天常在、碧水长清、城乡更美。四是要聚焦开放提升发展活力。开放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开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活力。充分整合各类开放平台,把临空经济示范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黄花综合保税区等联动起来,加快打造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五是要聚焦共享提升发展温度。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才能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围绕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扎实推进“十个重大民生项目”“十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实际问题,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不断深化自我革命,强化战略执行力。事业成败,关键在党;长沙发展,关键在人。从组织角度看,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和“清廉长沙”建设,锻造出政治坚定、勤政为民、创新实干、担当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从党员干部的个体角度看,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不掉队、不走偏;要始终坚持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确保不空谈、不乱为、不妄为。(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市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