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96333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新华社发表述评聚焦中国“动态清零”焦点话题

“动态清零”仍是现阶段基于疫情形势最佳选择

      新华社记者  

      9日,上海新增新冠感染者超2万例,疫情仍在高位运行。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27万例。

      疫情严峻复杂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抗疫大账怎么算?“动态清零”如何“快”?民生需求怎么保障?常态化防控如何体现刚性约束……回答好这些焦点问题,事关抗疫、民生和发展长远。只有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才能打赢抗疫的大仗硬仗。

      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来势凶猛,部分国家计划或已开始全面放松防疫。英国政府2月宣布“与新冠共存”,韩国、日本3月相继放宽部分防疫限制措施……

      面对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有人心存疑问:这么多国家已“躺平”,我们为何还坚持“动态清零”?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最新数据显示,还有超5000万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这是所有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他们一旦感染,重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说。

      疫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动态清零”,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医疗体系就会面临被击穿危险。这就不只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冲击群体心理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经历过武汉战“疫”的“洗礼”、德尔塔疫情的考验,中国实现了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动态清零’总方针,是与传播力强的变异株多次殊死较量后的有效应对策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由此形成的中国式抗疫,靠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科学决策、高效协同。

      疫情还在扩散,一些城市陆续按下“慢行键”。如何看待付出的成本,关键要算大账,既算经济账,更算生命账。

      首先来算这本经济账。高效落实“动态清零”,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从做出关闭离汉通道这一史无前例的防控之举,到多地采取从严从紧、管控封控的防疫举措,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

      再算这本生命账。防控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

      对战新冠病毒,中国始终不计成本地开通救治通道,一切为生命让路。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防控难度升级,中国还能继续实现“动态清零”吗?

      “从我国疫情防控经验来看,现行防控措施应对奥密克戎是有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关键在于落实“四早原则”,压实“四方责任”。

      更快,才能在与病毒较量中领先一步。

      “动态清零”的精髓是快速、精准。快速的核心,是对不同的变异株要跑得比它更快。真正做到快,就是发现快、处置快。

      坚持防疫、保供并重,解决好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也是“动态清零”的题中应有之义。

      防控要既精准又有“温度”,要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好民生小事,事关“动态清零”大局。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关系,是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必答题。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动态清零”仍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

      与新冠病毒的较量,我们需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