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琦
“妈——妈——”一声又一声,位于天心区南托街道的家嘉康复训练中心,47岁的创办人王喜南握着一名听障儿童的小手放在自己颈部,让其感受声带发声,学习发音。在她看来,孩子们通过努力喊出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王喜南更能理解听障儿童家长的感受,她的儿子成成出生后不久就被确诊为极重度耳聋。她没有放弃,自学康复,教成成学说话,并将其送入大学。20年的时光里,她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累积的康复经验,为3000多个家庭提供免费指导。她说:“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是有意义的事。”
发现儿子听不到声音 她久久无法接受
2000年,王喜南和丈夫迎来了家庭新成员——儿子成成。“出生后不久,成成就患上了新生儿黄疸。”再后来,王喜南渐渐发现成成的听力似乎有问题,可能是因黄疸致聋。“风吹门发出很大响声,打碎杯子的声响,成成都像没听见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带着重重疑问,她到医院为儿子做检查,最终成成被确诊为极重度耳聋。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王喜南回忆,她久久无法接受。当时,有热心人建议她,成成到6岁的时候可以去读特教学校。“孩子还这么小,长到6岁的时间太长、太煎熬。作为他的妈妈,我要为他做些什么。”王喜南开始阅读幼儿教育的书籍,并到处咨询、求医,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然而,在当时并没有听障儿童的专业康复机构,也没有专业人士告诉王喜南该怎么办。“这条路很艰辛,我也曾感到无助和绝望。”王喜南一直没有放弃。在电视节目中,她了解到,对听障儿童,除了教育外,还有个手段叫“康复”。“如果不做康复,成成将成为一名聋哑人;如果康复训练成功,他就会知道语言的存在,可以张嘴通过模仿学说话。”她开始让成成摸着自己的声带、观察口型学习发音,渐渐地,成成可以发出单字音,又慢慢学会了叠词,再成功说出简单的句子。到4岁时,佩戴了助听器的成成上了幼儿园中班,基本可以与人正常交流。
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 她把儿子送进大学
小有“成就”后,王喜南没有就此满足。“给孩子补充语言,基本上是‘填鸭’式的,一直让他摸声带、看口型、学说话。”她没有让儿子上特教学校,而是为其选择了普通小学。成成读书后,王喜南也一直不放松,让他继续学语言。
回忆起成成的求学岁月,王喜南直言,母子二人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年里,只有春节是休息日,每天晚上10点半之前几乎没睡过觉。成成很懂事,别的孩子玩耍的时间他都用在了学习上。”为了确保成成在上课时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王喜南会带着他一起预习功课;回家后,她发现成成有没学会的内容,就再耐心去教,查漏补缺。尽管成成在课堂上常常“慢一拍”,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读初中时,成成配上了人工电子耳蜗。再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成顺利考上了大学。
在为儿子做康复的过程中,王喜南不断学习各类专业知识,也遇到了不少跟自己一样的听障儿童家长。“我跟他们‘同病相怜’,不想让他们走太多弯路,更不想他们放弃孩子、放弃希望。”2002年时,王喜南成立了一个公益聋儿康复工作室,希望能搭建一个平台,义务帮助这些家长和孩子们,不让听障儿童因种种原因而错失康复黄金期。十几个家长来找她咨询、学习,孩子们慢慢有了起色,王喜南则耐心示范,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都奉献出来,不收一分钱。
为了帮更多人 她创办了一所特殊“学校”
工作室慢慢发展起来,但王喜南发现,很多问题不是“搭建一个平台”就能解决的。因一直免费为大家提供咨询和服务,她也一度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曾考虑过关闭工作室,出去找一份工作,再用业余时间帮大家。
“我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一点起色,看到了希望,能不能别终止?”“你帮助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嘛!”……家长们闻言,纷纷对王喜南予以支持,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几位家长的支持下,王喜南将工作室升级为康复训练中心,招募了一批具有专业资质的老师。对于完全托管的儿童,王喜南会收取一些基本必要的生活费用;对于有家长陪护的,她会免费提供康复指导。越来越多有听障儿童的家庭来到这里寻求帮助,王喜南从不拒绝。她白天工作,晚上继续自学。“我希望用我的亲身经历,为家长们树立康复信心。”她说。
11月1日,在家嘉康复训练中心,王喜南为几名听障儿童上课,孩子们开心地与她互动。在她看来,跟孩子们在一起是幸福的事情。如今,中心有51名全职教职工,每年有200多名孩子来到这里,进行康复和学习,除了听障儿童,还有语言障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快的话,听障儿童两三个月就可以学会说话。”每当听到这里的孩子可以喊出“爸爸”“妈妈”,王喜南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康复训练中心开办以来,她和同事培训和指导了3000多个有听障、孤独症儿童等特殊家庭,其中听障儿童的康复率在八成以上。“这些孩子当中,已有8人考上了大学,还有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如果我能用自己的力量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我觉得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我也只是做了本分的事情。”王喜南告诉记者。她也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