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聚焦“五链”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徐红丽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部署要求。如何找准实施“强省会”战略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点,笔者认为,聚焦职业教育“五链”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使命与任务。

      一、聚焦专业链,提高“强省会”能级,推动强产业。一是建设一批职教集团。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将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为由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融合参与、以特色专业为支撑的紧密型职教集团,为长沙高职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一个制度化平台,形成“政校企行”四方协同的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机制。二是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坚持在“双元双创”中,实现专业共建、教材共编、标准共享、教学共享、基地共享、师资共享,实施校企联合学徒教育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协同教育。三是专业群建设精准对接产业布局。围绕湖南“十四五”规划中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的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精准对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楚怡”品牌职业院校和专业群。

      二、聚焦创新链,激活“强省会”动力,促进强科技。一是建设“楚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强化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发展中“卡脖子”技术,推动创新成果应用,培育100家以上国家级 “专精特新”优质企业、传统产业,做好“老树新枝”的文章。二是搭建专利转化平台。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制定基于长沙市产业结构、科技资源等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与专利政策,打通成果转化的“堵点”和“难点”,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三是校企共建创新联合体。校企联合培育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增长引擎,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做好“育种蹲苗”的文章,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努力为创新主体向产业园区集聚贡献职教力量。

      三、聚焦人才链,集聚“强省会”资源,打造强支撑。职业教育要聚焦人才链,构筑技能人才聚集高地。一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培养德技并修人才。职业教育要坚持党建引领、思政支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多渠道全流程培养技能型人才。以赛事、培训提升技能等级,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认定制度、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相结合,打造“梯次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三是创建楚怡职业教育“新品牌”。以湖湘楚怡职教为载体,把“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教传统与新时代工匠精神有效结合起来,造就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大国工匠”,为技能强省建设奠定基础。

      四、聚焦教育链,做实“强省会”服务,促进强技能。一是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衔接。一体设计、学段衔接、技能递进,有序推进中职与高职、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贯通式培养。深化普职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关系。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教体系。以建设终身教育系统、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开办老年大学。三是探索职业培训新路子。职业院校与企业携手,面向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转业军人、待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立足就业、技能提升需求,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供给服务,提高待业人员内生发展能力、促进体面就业、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潜能,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五、聚焦开放链,加强“强省会”合作,扩大“朋友圈”。一是推进长江中下游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跨单位合作,共同打造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长株潭样板”,助力共建长江经济带行动计划。二是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高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沙)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协助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发展项目,持续增强区域引领力、全球影响力。三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围绕长沙优势产业与技能型人才密集型产业,建立与境内外职业教育对话和产业协商合作长效机制,学习借鉴国外优质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做好吸收、融合、创新。(作者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