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城心”的神采(大美长沙)

      沈念

      我看见她的神采,走在季节与昼夜之间。

      许多老长沙人和多年前到过长沙的外地人,一定对她灿若披掌。名为袁家岭的她,是文化院团扎堆之地,也是这座城市最早的商业核心和发展中心,有太多众口言说的元素和气质集合在这里。弹丸之地生长着独特的神采。

      二十八年前第一次到长沙,印象就留在了袁家岭。那时候,记忆最深的标志,除了火车站的朝天火炬之外,还有袁家岭新华书店。走出火车站,踏上五一路,去往城市的其它角落,袁家岭是必经之地。书店是1986年3月开业的,四千平方米的营业面积,琳琅满目地摆了三万种图书,是当时全国新华书店中体量最大的。在读书热的年代,书店永远人满为患,早上店门一开,楼道两侧就有迫不及待的读者“占座”,你在喜欢的书架前停留过久就会造成拥堵。

      我有不少外国文艺丛书,就是在这里买的。记得1996年第一次在袁家岭书店买到浙江文艺版的《百年孤独》,从此打开了我阅读西方文学的一扇窗口。可以说,袁家岭成了我奔赴文学之路的出发地,一个外地学生伢子心中的文化殿堂,也留下一段难以磨灭的文学记忆。时过境迁,网络时代实体书店沉浮,我却仍然会怀念看书买书的日子。每次经过袁家岭,看到熟悉的建筑,总有莫名的亲切,仿佛时光倒流。记忆有时就是如此固执,无论时空辗转变化,记忆千层万叠,依然会在某一时刻有珍宝翻拣出来后的激动。

      有一次,和家住袁家岭的朋友聊天,说到百年前长沙城开山筑路,把中心点定在了袁家岭的韶山路街口。他的语气里有着相当的傲娇,过去多长久,无论城市东扩西拓南延北进,那个最初的中心点没有消失。袁家岭又是低调的,她隐藏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让道路变得四通八达。长沙人心中通达开阔的“城心”,是我最愿意驻足的地方;那些岁月浸染的神采,是我们心中的“古”和眼中的“新”。

      走进“城心”,可先看“古”。马王堆汉墓里沉睡的楚汉文化,走马楼简牍里晴耕雨读的声色光影,管中窥豹,遐想联翩。白果园巷、化龙池、都正街等有机更新后的老街,新兴的湖南米粉街、古玩艺术街等网红打卡地,走街串巷,烟火人间,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会与文化相遇。步入长沙临时大学旧址的展览厅,我在一张老地图前发呆。地图是一座城市的花名册,我细细辨认因为影印而模糊不清的地名,像重新排列一支失序的队伍,又仿佛与永逝的过往对视。小圆点所标示的袁家岭今非昔比,那些改变旧模样的街巷阡陌,想想冯友兰、金岳霖、陈寅恪、朱自清等声名显赫的名家大师也曾在此徜徉,又有何等的神奇之感。我想,很多人如我般,也为一张模糊的地图想象和感动过,如同我们曾迷恋过夜空中遥远星辰的光。

      剧烈的时代演变,隐没于老地图的静水流深。那些日复一日、风晴雨雪、朝晖夕阴,把神采刻记在无数凝视者的目光和穿行者的脚步。走进“城心”,我们抬头,猛然看见她有了新高度新颜貌。高耸云天的湖南第一高楼国金中心,在452米的楼顶俯瞰长沙城,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岳麓山上,层林尽染。在建的第二高楼敬天广场,是本地企业家经年投入的心血之作。著名作家何立伟的工作室在此安营,新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款待南来北往的文朋诗友。因为向上,天空也成为袁家岭的一部分。鳞次栉比的新建筑,眼花缭乱的新时尚元素,散入三平方公里的袁家岭中央文化区,发出拔节生长的铮铮之声。三生万物,万物生长,商业文化、数字创意、文化艺术交易三圈,环绕湖湘演艺文化核,以五一大道城市形象展示和解放路国潮文化体验为两轴,为长沙创建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插上“文化+”的宽广翅翼。袁家岭所在的芙蓉区面积虽只有四十二平方公里,但这里的干部谋事干事壮怀激烈,理由就是他们仅用长沙二百七十六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近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走进“城心”,我最看重的是三千年古城历史沉淀的文化基因。不夸张地说,她的宽街窄巷,每一步都听得到文化的回响。一代代读者沉迷的省图书馆,艺术观众流连的大剧院、文化娱乐中心、京剧和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湘剧院,一批省级文艺院团生于斯又成于斯。湖湘名品湘绣湘茶湘稻湘瓷,皆能在此寻迹。坐落在车站路的省湘绣博物馆,藏着一道叹为观止的艺术风景。令人嗟叹的“文夕大火”,绣庄关闭,绣工失业,直到解放后湘绣浴火重生,一幅幅艺术佳品为针尖上的湖湘之美作了精彩的注脚。出神入化的鬅毛针,一针一线,如画家力贯笔端,惟妙惟肖的虎绣像,生动逼真而艺术传神。不可思议的双面全异绣,在同一幅透明纱料的两面绣出的两种物象,构图色彩技法各异,有着天衣无缝的穿越之美。走过湖南花鼓戏剧院,悦耳剧声此起彼伏,正赶上热火朝天举办的首届袁家岭戏剧节,青年演员唱念做打,悦目悦心,夺了无数戏迷的芳心。长沙人爱看戏,有戏的地方,必然也是神采飞扬的地方。

      神采是积淀的,也是生长的。这座城市在时间长河与人居变化中,有坍毁也有创造,无论经历什么,都是在寻找并唤醒她的神采,也是在孕育她的神采。神采落地,化为城市的底蕴,有了底蕴,底气就足了,有了底气,底色自然五彩斑斓。文化的传承不在模仿,而在生生不息的创造。“城心”的神采,就是从文化蔓生开来,为城市灵魂塑形创新的精神之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