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烧旺炉火迎新年

      吴丽珊

      围炉守岁,是我们老家的传统方式。

      一个地敞炉,一炉熊熊燃烧的大火,一家人围炉而坐。这个“炉”很简陋,家家户户基本一个格式:一面靠墙,其余三面,各在地上摆三块土砖,便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炉子。烤火时,脚踏在土砖上,全身便很快暖和了。不断有人来辞年:“恭喜过热闹年啦!哟,您家炉火这么旺,明年一定红红火火,人兴财旺。”“大家都旺!”满脸喜悦的主人,端茶递烟,酌上自家酿造的小酒,拉着来人围坐炉前。

      炉旁的小几上,摆着花生、瓜子、薯皮等零食。炉子的正中,吊一个索筒钩,挂着个水壶。壶水烧开了,索筒钩便缩上去。听着壶里的水咕咚咕咚,烤着火,喝着小酒,吃着零食,拉着家常,年味便浓得化不开。

      火苗欢腾跳跃,映得人人脸上红彤彤的。在人们心里,炉火烧得旺,预示来年兴旺红火。人们烧的不只是火,是对美好生活、幸福安康的企盼与祝福。

      现在的农家取暖,都是空调、电烤炉之类,很少烧柴火。但守岁时,一炉旺旺的大柴火,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炉子有了彻底的改变,变成了节能无烟炉。长长的不锈钢烟囱,伸到屋外;结实的钢化玻璃面板,既是漂亮的大圆桌,又罩住了炉体。曾经的烤火房,烟熏火燎,空气呛人。现在的烤火房,窗明几净,舒适漂亮,是农家精致的小客厅。这种炉子节能,原来烧一个晚上的柴火,现在可以烧上一个星期。升温却特快,开火不到半小时,满室便暖烘烘的,穿件薄毛衣即可。

      玻璃钢面板中间,有个炉口,虽看不到明火,温度却很高,放上壶坐上锅,烧水、煮饭、蒸菜,都非常快。炉体上还有个烤箱,烤鸡腿、烤糍粑,方便而安全。围炉而坐时,我最惬意的事,就是往烤箱里丢几只自家种的红薯。秋天挖回来的红薯,收到这会儿,水分蒸发了不少,糖分却沉淀起来,味道好极了。烤一会儿,便香气四溢。不说吃烤红薯的过瘾,单是氤氲在这满室香气里,都是极美的享受。

      团圆饭就在炉子上吃,中间是咕咚咕咚的火锅,周围摆着各色菜肴,热腾腾暖烘烘,香气扑鼻,暖意融融。

      我始终认为,通过火力使食物发出的咕咚咕咚声,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围炉而坐,吃着美味大餐,叙着闲闲家话,听着咕咚咕咚声,真是幸福得没法比。

      饭后,仍然围炉而坐,辞旧岁,迎新年。大家叙见闻,聊得失,说不完的家长里短,讲不尽的烟火人间。

      辞年的习俗仍旧在。离家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借这辞年的机会,多说说这在外地不得不收起的地道乡音,多享受这常萦梦里的地道乡俗,多氤氲这故乡的朴实乡情,多浸润这家乡温暖的气息。而在家的人们,每一个归来的游子,不管有无血亲,似乎都是自己的至亲,相见时,发自心底的兴奋,略显手足无措;关切的话语,略显啰里啰嗦。家中好吃的,恨不得都让来人尝一尝。

      孩子们最坐不住,他们心里最惦记的,是那形式多样新颖刺激的烟花,不时跑出去放上一轮。孩子们对烟花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连我们家这半岁的宝宝,也对烟花喜不自禁。今年烟花的销售放开了,农村人都爱热闹,家家户户都买了很多烟花,让孩子尽兴地放。乡村的夜,很快便被这烟花烧得绚烂多姿。

      晚十点开始,大人们也加入到放烟花的行列,一轮比一轮精彩。到十二点,达到了顶峰,放烟花的声音啪啪响,天空中各种花色竞相争艳,空气被这漫天的烟花阻挡,呼吸似乎都有些困难。若是这时开车进入乡间的道路,烟花的烟雾,会让你无法行进。

      宵夜是必须的,以前吃的是猪脚萝卜,现在习俗也有了变化,吃饺子成了主流。烤火炉口坐上锅,锅里放水,水开了,下饺子。围炉而坐的人们,听着水在锅里咕咚,看着饺子在水里翻腾,快乐在心中荡漾得要溢将出来。

      添柴时,打开炉门,呵呵之声扑面而来,好不热闹,那是红红的炉火在欢笑,在跳跃。

      烧旺炉火,辞旧岁,迎新年,祝愿来年财旺福旺运气旺,人旺家旺国更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