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竞 严永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不仅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为长沙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凝聚了强大合力。如何进一步做深做实“党建聚合力”工程,更好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与“导”双向发力,凝聚思想合力
党建聚合力形成的关键在思想,而思想意识的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与引导是思想意识形成最为重要的手段,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双向发力才能凝聚思想合力,才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提高“教”的质量。通过引入党史典故,纳入身边的人与事,结合中心工作等方式来丰富“教”的内容;通过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党建活动,组织实践锻炼等方式来拓展“教”的形式;通过灵活运用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探索“课堂+基地”党建实训模式,来完善“教”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导”的水平。合理的引导不仅能作为“教”的补充,也能激发党建的内生动力,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明确“导”的目的基础上,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党建活动、搭建交流平台来打造“导”的立体矩阵,通过建立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来完善“导”的保障,并最终建成“引导有平台,运转有保障”的党建引导体系。
二、“选”与“育”双管齐下,凝聚人才合力
党的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党建聚合力”与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作保证,选拔和培育人才双管齐下是凝聚人才合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在“选”上把好入口关。德才兼备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但“德”的考核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通过细化原则标准、完善考核机制等方式,达到既考核政治素质也考核道德品质,既考核业务能力也考核综合能力的目的,把稳选人用人的“入口关”。另一方面要在“育”上下大力气。不仅要通过专题式教学、问题式研讨等方式来培育党员的办实事解难事能力与担当作为能力,也要注重党内人才廉洁从政、廉洁用权能力的培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既培育“战斗力”也培育“防火力”。不仅要通过强化教育来培育党内人才的看齐意识、担当意识,也要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共同发力,激发党员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培育“执行力”也培育“内驱力”。
三、“督”与“帮”双轮驱动,凝聚组织合力
党的磅礴力量来源于组织,督导与帮扶是党组织凝聚合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组织部门既要当“裁判员”也要当“教练员”。组织部门不仅要形成正确导向,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督导与考核,也要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瞄准问题“靶点”,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指导。既要及时地反馈考核督导结果也要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确保党建督查工作既“有力”也“有用”。另一方面,基层组织既要当“运动员”也要当“领航员”。基层组织既要在上级组织的指导下按职履责、依章理事,也要结合自身实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队伍活力、凝集组织合力;既要按照工作要求“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也要在职权范围内积极建言献策,引领党建创新。
四、“领”与“效”双轨并进,凝聚行动合力
推动发展是党建引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党建引领只有与发展求效同向而行、双轨并进才能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才能凝聚行动合力。一方面党建工作要成为中心工作的“助推器”,要坚持党建工作围绕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积极实践党建工作,以理论学习检验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事业发展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果,用“两个检验”来度量党建工作成效,有效发挥党建“围绕、融入、服务”中心工作的功能作用,为中心工作高效高质推进提供坚强保障。另一方面中心工作要成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认准党建工作的意义在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发展,找准中心工作的难点,树立全新工作理念,寻求党建工作促进中心工作的关键,让中心工作成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形成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作者分别系开福区清水塘北辰小学教师,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