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瑞平 通讯员 台琬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1月20日至22日,来自全国晚报界的社长、总编及资深媒体人百余人齐聚浙江台州,赴一场“甜蜜之约”,深度探访黄岩文化“绵甜”、物产“鲜甜”、生态“清甜”、民生“甘甜”、经济“醇甜”、精神“心甜”这“六甜”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黄岩以“一座甜了千年的城”享誉天下,正在书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这座城市绵延千年之甜的底气何在?又有着什么共富密码……两天时间内,记者进橘园、探企业、访古村、逛官河,体验“幸福中心”、感受“模具之都”,在不同的时间与场景,遇到了市民、村民、工人、绣娘……他们的目光里透露出信心,他们幸福洋溢的笑脸里,其实就藏着答案——
日子甜蜜,首要在口袋里充实。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台州的民营经济从制造业起步。黄岩更是被誉为中国“模具之乡”。中国模具生产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一,而黄岩模具生产总量占到了全国的10%。这种优势明显的占比既强了企业、拉动了相关产业链,也富裕了当地民众。
22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位于黄岩区澄江街道凤洋村的中国柑橘博览园,当地村民彭文珍正在橘园里忙碌,她告诉记者:“家里三个人,孩子在上班,近三亩蜜橘地里种有精品本地早、红心蜜柚、椪柑等,每亩的产量在一万斤左右,年收入大约二十多万元。”
日子的甜蜜也在心上,是内心体验,也是舒适感与幸福感。
在黄岩永宁江畔,有一座半球形造型的“永宁幸福中心”,正在打造国内首个积极心理学科普体验及综合服务平台,一期主体“永宁幸福科学馆”已向公众开放数月。慕名从宁波来参观幸福科学馆的女生裘文雅在一楼冥想空间戴上脑电头环,感受了一次可视化冥想。摘下脑电头环后的她感慨:“工作后很久没有这么松弛的感觉,非常奇妙。”
朵云书院里,悠闲地打开书本;官河水街逛夜市,放橘灯,听一场音乐会;西江边散步或夜跑……这样的民生日常幸福场景,在黄岩举目可见,令人羡慕。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赢取丰收。甜蜜的日子,终归在每个人自己手上。
记者发现,除了当地人在各自岗位努力打拼,“甜蜜黄岩”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逐梦、创富。在凯华模具车间里,来自安徽的莫少军说已工作八年,问及他的收入,他只是笑而不言;在台绣艺术馆,来自湖南益阳的王彩霞告诉记者,今年7月刚从湘绣专业毕业来到这边,“台绣现在挺受欢迎,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