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维 田钢:缅怀祖父田汉先生

  3月12日是祖父田汉先生的诞辰。120年前,祖父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东乡花果园田家塅茅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曾祖父田禹卿的长子。他9岁丧父,在正直、坚忍、智慧的母亲,我们的曾祖母、“老娭毑”易克勤的抚育下,在艰辛和磨难中成长。交不起学费的家给不了他什么物质财产,倒是最爱读书的父亲,最疼爱、最期待他的母亲和最激励他成长的导师舅舅易梅臣给了他一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祖父有一颗至诚不渝的心。少年时,他就想:读书、入世、上进,做个圣贤。他13岁就热情地投入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参加学生军,打着绑腿准备去参加北伐。他14岁创作《新教子》,表达他为国家民族尽力的志向。在日本,他博览群书,以至诚之心,追求社会进步和一个新生、强大、民主、自由的“少年中国”。他发自肺腑地说:“我最爱的是真挚的人。我深信‘一诚可以救万恶’……”面对“浮嚣者多,真挚者少”的世况,他写“梅雨”一诗,真切地剖析自我,把自己无遮拦地示与他人。他至诚于艺术,无限热爱、忠诚、执着于他为之献身的戏剧事业。他当初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选择以艺术为民族国家服务,最后成为中国的“戏剧魂”①。他至诚于党、祖国和人民。他讲真话,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向党和国家反映真实情况。他所创作的《谢瑶环》《关汉卿》等剧作,无不反映他的家国情怀和赤诚之心。在他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不论在艺术和政治上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和选择,他都至诚对待、全力以赴、践行理想。

  祖父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积贫积弱的中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艰苦生活的锤炼使他贴近社会实际,与老百姓心心相印。他将“国气与民心融入了自己的灵魂之中”②。早在1919年,他在日本时就积极参与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而后相继撰写了《平民诗人惠特曼百年祭》《诗人与劳动问题》等宣扬自由、独立、民主和民族精神的论文,歌颂劳动,呼吁创立无产阶级文化,“团结万国共患难同辛苦的劳动者”,为他们的利益而战。上世纪30年代初,他毅然转向党领导的左翼文化阵线,全身心地投入为了劳苦大众的戏剧、戏曲、音乐和电影运动,以强烈的责任感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的心声。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他发出“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工作者都愿把他的艺术甚至他的生命,贡献给抗战”的呼吁,他把戏剧当武器,把剧场当战场,让每一位观众举起救亡刀枪。他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写的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音乐家聂耳谱曲在全国传唱,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英勇奋斗的时代号角。后来,《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专门颁布了国歌法,这是对爷爷写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斗争精神、忧患意识和英雄气概不朽作品的最高肯定。他“命为生民立”,对我们说要学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气节;他爱家人,爱朋友,把所有剧人都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天然深切的同情。他倾尽行囊,接济朋友,大爱无我,为民呐喊请命。

  祖父有一颗璀璨的艺术之心。他读了几年私塾,国学功底扎实,加上他勤奋努力,后来在长沙上师范时学了新学,特别是在日本的学习,使他打下贯通国学西学的基础。早年他热心做文艺批评家、剧作家、画家、诗人,但第一热心做的就是戏剧家。在早期的艺术活动中,他深入进行了现代文艺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在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现代艺术思想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他综合融汇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他一生投身于艺术事业,“在现代文学、话剧、戏曲、电影、音乐、文艺评论以及文艺事业的组织管理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③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六十三部话剧、二十七部戏曲和两部歌剧、十二部电影,两千余首新诗、歌词、旧体诗和三百余篇文章。祖父、外公欧阳予倩和洪深先生都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在欧阳予倩等人将“drama”(戏剧)这一欧洲艺术形式移植到中国之后,他和洪深根据其以对话为主的特点,首次将其定名为“话剧”,开创了中国话剧的新纪元。上世纪20年代,他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早期话剧,对我国新兴话剧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聚焦工人运动和抗日救国,创作了《乱钟》《梅雨》《回春之曲》《卢沟桥》《秋声赋》《丽人行》等话剧和《新雁门关》《岳飞》《江汉渔歌》等戏曲,丰富了话剧和戏曲表现形式,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戏剧艺术创作。其中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成为中国歌剧的奠基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改编了《白蛇传》《谢瑶环》等京剧,创作了《文成公主》《关汉卿》等优秀话剧,达到了他艺术的高峰。他才华横溢,是我国新诗最早的开创者之一;他创办“南国电影剧社”,和夏衍先生等一起,开创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先河;他开创和领导了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创作了许多优秀歌词,其中《前进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告别南洋》《梅娘曲》《义勇军进行曲》等反映了强烈的时代呼声。他注重把歌曲、诗与话剧、电影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众化、中国化、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唯美的残梦,青春的感伤,现实的觉醒”,都是艺术家的责任担当、时代需求和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回春之曲》那样为鼓舞士气的“速成”品,也有十三年磨一剑的《白蛇传》,还有厚积薄发的《关汉卿》。

  祖父有一颗硬干苦干的心。在他一生中,憨直而爱苦干硬干的“湖南牛”精神是突出的写照。他从小能吃苦,认为一切都要靠奋斗得来,“最美好的果子是在不断的风雨侵凌中长成”“南国社没有钱,但我干劲很足”。他拼命养家糊口,在家人支持下苦干穷干创办《南国月刊》、南国艺术学院和南国社。从无到有奋斗八年,屡挫屡战,开创了“南国时代”。他参加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苦干硬干组织了十个抗敌演剧队,带领他们深入抗战前线激励将士,广泛动员教育民众。他和欧阳予倩、瞿白音先生等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硬是发起举办了抗战中最隆重、最壮观的戏剧盛会“西南剧展”,使桂林成为抗战文化艺术的中心。他经常无米下锅,到了“爷有新诗不济贫”“千古伤心文化人”的地步。老娭毑曾把自己的外套当掉换米维生;他曾和兄弟一起用小木车推着老母翻山越岭,艰难行路。靠这种苦干、硬干和穷干精神,他和他的战友们冲破重重阻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通过戏剧艺术运动形成“交响乐”,形成真善美的载体和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戏剧文化模式。

  今天,我们要把对祖父的深切怀念化作继承和发扬田汉精神的动力,把我们的至诚融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爷爷,您一生拥抱光明,您的热血与忠魂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您有如那只涅槃的凤凰,虽被烈火烧毁了形骸,但精神又从冷静的灰里走了出来,成为更加灿烂的永生。

  注释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67页。

  ②《田汉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20页。

  ③丁关根在“纪念田汉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作者:欧阳维 田钢】 【编辑:姚碧姿】
关键词:田汉 诞辰 祖父 戏剧魂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