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这个实验室会“炼金” 只需4分钟让黄废水变清

在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站,科研人员在观察生物制剂处理过程中水的变化。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詹春华  

  在最近召开的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上,有一项资源利用与环保领域的科研成果“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科技创新奖,并得到“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高度肯定。近日,记者来到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探秘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之道。

  4分钟不到,泛黄的废水变清了

  在该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闵小波教授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中南大学校区内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站,亲眼见证了一个神奇的过程——通过一整套的多个反应装备,在4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浑浊泛黄的废水就变成了汩汩流出的清水。

  其实,这个神奇的过程,堪称是一场完美的阻击战——生物制剂与处理重金属废水新技术联手,一举击退废水中的重金属:

  生物制剂储罐派出生物制剂尖兵,通过蠕动计量泵,在管道混合器设下围剿重金属的第一道防线,导致通过均化池气势汹汹地“杀”到此处的重金属废水攻势立减;

  重金属不甘示弱,裹挟着废水冲过配合槽,径直来到一级水解反应槽,谁知碱液制备槽早已派出碱液尖兵,穿过蠕动计量泵,在此处布下第二道防线,重金属再次遭遇重创;

  在经过二级水解反应槽的小规模战役后,重金属废水在第三道防线——絮凝剂混合反应槽又一次遭遇重创:絮凝剂储槽派出絮凝剂尖兵,通过蠕动计量泵,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毫不留情地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最后的狙击。

  此时,接连遭遇多次狙击的重金属废水已成强弩之末,缓缓地来到斜管沉淀池,在这里,与重金属彻底分离的水实现深度净化。记者在该池排水口惊喜地看到:原先浑浊泛黄的废水不见了,一股股清水正汩汩流出。

  闵小波告诉记者,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制剂及其处理重金属废水新技术,通过多基团配合、强化水解及絮凝作用,废水实现深度净化,出水铅汞砷等重金属达标,废水回用率大于90% ;同时,分离出来的重金属泥渣通过底流压缩输送泵,经过板框压滤滤出干渣,可作为矿产原材料再次回收利用。

  20多套移动实验室,工厂车间现场诊断防治污染

  闵小波透露,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净化和回用,只是该中心众多工作中的一项。中心围绕“清洁冶炼源头减污、资源化思路治理废水废气废渣、生态视野治理污染场地”三大方向,开发了系列技术,在湘江流域乃至全国实施推广,最大程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像你刚看过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站那一整套反应装备,目前全国有100多家企业在使用。”闵小波说。

  怎样把实验室技术推向企业,实现成果转化,是该中心科研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很大一部分联盟成员就是遍布全国的大型企业:该中心把各个企业技术需求做为研发课题,开发了一系列移动实验室,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从中寻求共性,快速铺向全国。“目前已开发了20多套移动实验室,在污染现场诊断并防治污染。”

  也就是说,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找到了一种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即实验室技术研究、中试孵化、工程示范以及全面辐射推广的模式,并实现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的初心。

  对话

  从更高层面来控制重金属污染

  长沙晚报记者:除了致力于创新技术的研发,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否还为政府的科学化决策提供支撑?

  闵小波:为政府的科学化决策提供支撑是中心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中心曾编制了国家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起草的《有色行业8个领域污染防治设施规范》,省政府于2016年颁布试点实施,湖南上千家企业要采纳这个规范,从政策、技术、管理的要求按规操作,在更高层面来控制污染。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南大学组建的专门从事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家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中心形成了重金属清洁生产减污、重金属“三废”污染物治理与利用、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三大研究方向,开发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等30多项技术,形成了有色冶炼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发明专利99项。

【作者:詹春华】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走进重点实验室 科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