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晴耕雨读鱼米香(“忆乡愁·看振兴”乡村振兴主题征文)

      刘正初

      很多年前,我到达浒镇金石村采风,在一片繁茂的树林中,看见一幢重檐古典式的建筑,可惜的是已经破败不堪。屋顶摇揺欲坠,门窗荡然无存,只剩下几排大圆木柱耸立,一种凄怆的感觉迎面扑来。当地人说,这是滩头孔氏家族的家庙。感叹之余,我想看看孔氏家谱,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老孔家里。

      老孔在田里干活,被人唤了回来。他打着赤脚,从木楼上搬下了他们家的老族谱。族谱上的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现在在至圣先师孔子后人的家里。坐在我旁边那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的老孔,以及躲在老孔身后老孔的儿子——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正是孔子的嫡系子孙。老孔说:“我这个孩子,有机会我就要他多读书,不读书的时候就跟着我种田。我们孔家人的家训就是晴耕雨读。”耕为生存之本,读是升迁之路,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可进可退。听了老孔的话,我不由得对这名农民刮目相看,对这个家族肃然起敬。

      大约在明朝洪武年间,孔氏有一支脉,辗转迁徙来到浏阳河上游的滩头自然村,在这里落地生根。族谱上说,是曲阜衍圣公亲自认定他们为孔子嫡系后裔,批准他们按照祖制,在滩头建立了孔氏家庙。六百多年来,他们在大溪河畔聚族而居,生生不息,开枝散叶,人才辈出。其中有湖南第一师范首任校长、毛泽东的老师,也有开国中将,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武双全。

      一晃多年过去了,近十年前我再一次来到滩头。原来他们孔氏家族自发捐款,每年奖励考取大学的子弟。因为一个有关家族的研究课题,所以我闻风而来观摩颁奖仪式。这时的孔氏家庙,已经修复一新,大成殿屋顶上的琉璃瓦闪着金光,屋后那一株数百年的老樟树,依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家庙门口,贴着一副新写的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笔墨酣畅,颇见功力。

      我再次碰到了老孔,他还是一副农民派头,裤腿一只高一只低。他欣喜地告诉我,今天领奖的有他的儿子。这真的是一个惊喜!当年的小男孩已经考取大学,晴耕雨读的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看到了他儿子,个子比老孔高多了,皮肤与老孔一样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老孔说,他们家现在还是种稻谷,还在稻田里面养甲鱼;孩子很懂事,暑假一直帮着他干农活,所以晒黑了。

      趁机去老孔家的稻田看了看。阳光下的水稻生机勃勃,稻田的水面上不时会有几只甲鱼探出脑袋东张西望……这就是稻鱼共生耕作系统。甲鱼在稻田里做“清道夫”,吃稻田里的害虫,排出的粪便是水稻最好的有机肥料。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出的水稻自然生态绿色。老孔告诉我,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他种的水稻、养的甲鱼,通过网上销到了全国各地呢。

      颁奖仪式在大成殿举行,鼓乐齐鸣,小孔和一群考取大学的孩子对着孔夫子的神像行礼如仪,我的心中禁不住感慨万千。好一个晴耕雨读的家族啊!“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孔子的基因逐渐稀释,圣人的光环逐渐黯淡,孔子的后裔用数百年的“辛勤劳杵、苦读诗书”,诠释和光大了老祖宗的精神!

      临走时,老孔送了我一袋米,说是他亲自种的,包装袋上赫然印着“孔贤米”三个大字。回到家中,晚餐就蒸了品尝,格外香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