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路径创新

      李璐

      当新国潮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曾经被认为是“冷门”“上年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悄悄经历着蝶变,快速亲近青年,并借助数字化换装,呈现出网红长沙的文化张力。长沙非遗文化蓬勃的生命气象,与青年群体的接受程度息息相关。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入脑入心的非遗文化教育,呼唤高校文化引领的路径创新。

      一、自媒传播创新科普路径

      非遗文化走进青年,是从身边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开始的。在大数据时代,非遗文化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就是非官方的自媒传播。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为年轻人彰显个性化的非遗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强烈的获得感使一大批创作型青年人才沉浸其中,他们主动探索长沙非遗文化内质,主动运用各种创新手段,积极呈现大量尘封的文化印记,古老的非遗文化项目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例如湘绣、铜官窑陶艺、仿宋点茶、手工制茶、剪纸、木雕、皮影戏等,正以文创加商品的模式,从旅游区走向生活区,从点缀变成日常。随之而来的研学班、训练营等,不仅带火了非遗文化教育,还促进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实体经济。可以说,围绕青年兴趣而生长起来的非遗文化网红现象,彰显了源于自媒传播的影响力,它巧妙地实现了教育学提倡的“不教之教”,以科普的趣味性、亲和力、普适性、创新性路径,拓宽了长沙非遗文化在青年教育中的基础位面。

      二、数字人文赋能第二课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场在第二课堂。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第二课堂与非遗数字化传承不期而遇,文化与数据的碰撞,激荡出数字人文广阔的研究空间,它不仅代表了文科研究技术的革新,更加速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革新与迭代。数字人文如何赋能第二课堂,首先是数据意识的构建,其次是数据意义的教学运用。凡是资料,皆是数据,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按照一定规律分类,就形成了数据库,就能帮助我们进行多角度与多层面的教育研究。以传统书法教学为例,数字书法的便捷性,是以往实践教学难以企及的。在数字临摹台上,传统的毛笔、宣纸可以与计算机联通,同学们书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数据瞬间同步到教师端,不仅可以靠机器自动识别,分析得失优劣,获取改进措施,也可由教师人工在线修改,再传回个性化的提升建议。数字书法教学设备和书法教师相辅相成,能同步实现整个教室甚至所有在线受众群体的“手把手”教学。可以说,数字技术促进了非遗文化教育革命性的变化,新技术风生水起,大数据功不可没。

      三、沉浸体验深化教育情境

      立足长沙本地的非遗文化,是湖湘文化教育传承和创新的起点,它和当下的长沙文创经济、网红文化、城市性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比常规的课堂教育和严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教育更受追捧。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综合实训基地,打造了以文化人的沉浸式教育空间。每一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都强调了学生自主动手的“第一导向”,即OBE(成果导向教育)下的“福流体验”,实现文字育人、文创育人、文学育人、文化育人的“四文”体验有机融汇。例如望城铜官窑的“黑石号”沉船原创VR项目,能使学生在虚拟体验中学会手工制陶,在参与游戏项目的同时,不断沉浸在“小目标”达成的愉悦学习体验中,持续性地获得新知。

      培养有根有魂的当代青年,就是要彰显文化基因,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亲和力。以数字人文为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有教无类的人文通识教育,这是长沙非遗文化教育走向创新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作者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长沙市非遗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实施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