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一起爬山

      谢然子

      结婚十几年,因为路途远,平时很少回丈夫老家,一到节假日必定回去与公公婆婆欢聚一堂,雷打不动。我这个一年四季在外工作的儿媳妇,回到老人家身边,陪老人家开心地聊聊天,同丈夫孩子四处逛,像到了世外桃源,整个身心完全放松下来,进入一种躺平的模式。千事不做、万事不想,头脑放空,张嘴吃、迈腿玩,整天乐乐呵呵。丈夫平时就舍不得让我做家务,过年回老家就更是包揽一切了,干劲十足,杀鸡宰鱼、打柴烧火,乐此不疲。

      我喜欢四处去串门,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吃着瓜子喝着茶,相互祝福,聊过去往事、展未来宏图,仿佛希望就冉冉升起。

      那天,舅舅知道我们全家要去拜年,便亲自开车来接。我们住在山的西边,舅舅家在山的东边。不摆长辈架子的舅舅平易近人,舅甥俩一见面就说开了,天南海北,聊个没完。丈夫还在车上跟我恶补相隔的这座山的知识,说:“起伏连绵30多里,北起燕子崖,南接马头山,除了有雄伟壮阔的大坳岭和削壁奇峰的小坳岭,更有秀丽的河水横贯西东……”

      “小坳岭那条茶马古道呢?”丈夫向舅舅问的是他魂牵梦萦的那条“外婆路”。他多次和我描述过那里的美景,还曾经带我去重走外婆路,但当时的古道早已布满荆棘,没走进去。

      舅舅听出外甥的急切,缓了缓说:“路倒是修了,本来是可以走了的,只是年前那场大雪,不知压倒多少的树木和竹子,要想去的话,我来想办法。”看出外甥迫切心情的舅舅,拿起手机向微信群里喊:“大家好!我和我的外甥一家去小坳岭爬山,想一起去的,请带上柴刀等工具,顺便把路砍一砍。”转过头跟我儿子说:“外孙伢子,中饭吃饱点,下午爬山不准掉队。”

      午饭是舅妈张罗的,满桌的土特产,鸡鱼猪都是舅舅舅妈亲手用传统方法喂养的,绿色环保吃着放心。印象最深的还是舅舅亲手用泉水打的豆腐,舅妈用菜油一炸,便成就一道可百搭又可独立成菜的美味,硬是能吃出泉水与豆子混合的甘甜与奇香。舅妈拿出舅舅自酿的米酒,堂屋里顿时酒香弥漫,与菜香交替刺激着我的味蕾,让人食指大动。舅舅的儿子和女儿早已成家立业,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小有成就,今天全部回来欢聚。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中传递着亲人之间才有的真情,为了爬山活动,都收起了自己的海量,多吃菜少喝酒。小孩们则完全沉浸在了美食天堂。饭后,我们一起行至山前,山脚下已聚集了不少人,舅舅上前一招呼,大概三四十人带着柴刀跟着舅舅“冲锋在前”,我丈夫赶紧跟上,一行人很快就上到山腰消失在丛林之中;所有的小朋友,包括我的儿子在内,则被舅舅的儿子领到山下的水塘边,强制他们把携带的烟花鞭炮全部放完才准上山,毕竟安全防火是第一位的。

      我和舅妈慢慢向上攀爬,抬头向上看,看不见山有多高,但感觉这就是一条通向蓝天最近的道路。舅妈提醒我少往上看,可以节省体力,还真是,低头爬山确实轻松不少。山里特别陡的地方不用弯腰手就能摸到地,不过我很快从舅妈那学会了手脚并用的爬山绝活。

      从山脚到山腰虽说非常陡,但道路总是伴着石头徘徊向上的,身边可以倚靠的东西很多、很踏实,一点没有危险的感觉。但若是站在叫“半山亭”的地方向下看,深不见底,瞬间就会产生恐惧。“半山亭”没有亭子,有的是几方八仙桌大小的石头,可供几十人坐卧,视野极好,群山环抱之中,赏远山近景颇有一番情趣。

      再往上就进山凹里了,道路夹在两座山峰之间,两边山峰风格迥异,右边丛林密布道路难觅,左边怪石林立姿态万千,形如假山,又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真正的鬼斧神工,是时光更迭千万年打磨出来的,石笋、石桌、石象、石猴比比皆是,活脱脱一奇石馆。

      前方的山路被倒地的树木与竹子覆盖,“冲锋在前”的勇士拉开阵势各就各位,或砍或锯,或肩扛或手抬,包括我的丈夫在内,个个身手矫健,动作干净利落。一阵刀砍斧劈的声音传来,半个小时左右,一条一米见宽直通山顶的水泥路就清晰完整地清理出来。

      “本来这条古道早就来不得人了,这几年村民自发组织重修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来这里走亲戚啦,这里山水好空气好人更好啦!”

      大家脚步不停止,嘴里也不歇气,聊天的内容五花八门。

      十几个小孩像装了弹簧一样从我身边一闪而过蹦向山顶,“冲啊!”我惊奇地发现一熟悉的身影。我的儿子虽然被甩在了最后,但他奋力向上的样子很让我感动,“儿子,加油!”我竖着大拇指为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我看到,丈夫站在前面不远处,等我。大踏步迈上前,我为他这位“开路先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我俩携手登上山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