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谷山游记

      郭丁文

      湖湘大地,山水奇特。谷山与麓山一南一北两峰并峙于湘江西岸,护卫着长沙这座千年古城。清人杨世安有诗云:“谷山与岳争空起,耸入青天势未已。”

      小暑一候温风至。初伏前二日,趁着晨起的凉风,父子三人开启了攀登谷山的行程。车行至宝宁寺前坪,从此处弃车步行。前行的谷山寺路和宝宁寺路虽然陡峭曲折,却是便利好行。初升的太阳被白云坡和赵家坡遮挡。山路背阴,自有几分凉意。大约走了十五分钟,来到了一处谷地。谷地中有一池一房和几片旱地。房屋早已无人居住,成为森林防火的临时值勤点。池水清冽,似一方明镜。池中溢出的水流与一小径相伴北去。从电子地图上看,沿小路北行,约一里多路即可走出山谷,到达望城地界。如此,未上山即结束行程。目光所及,左前方有一无名土坡。因栽有几行桃树,姑且称为“桃花坡”。坡上有行人经年攀爬而形成的小径。三人从路边随意拾掇几根木棍充作拐柱,互相拉扯,借力于横斜逸出的树木枝干,才从茂密的荆棘林木间突围而出。登上山脊处,视野豁然开阔。谷山全貌尽收眼底。在蜿蜒2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谷王峰、金甲峰、太极顶、云母顶、谷神台等山峰偎依耸峙,花茶坳、将军坳、凉涧冲、金甲冲、风门坳、刀背脊、仙人坡、一字涧等山间谷地环绕相抱,龙村、藕塘、狮塘、青石沟等水库星罗棋布,山水林草石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沿山脊密林林荫间前行五百米,来到谷王峰山腰。抬头眺望,主峰傲然屹立。“山石荦确行径微”。主峰即一块巨石,鹰嘴往北倒悬翻向金甲冲,甚是奇峻险要。从山峰南侧登顶,道路崎岖,从巨石间踩踏出的陡峭小道。登顶后,即可体验到“盘旋鸟道登山尖,一碧遥看洞庭水”的景致。旭日东升,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峻岭,给大地带来温暖与生机。往北眺望,洞庭湖在更深更远处,近处的乌山、书堂山、鹅羊山逶逦展开一幅靛蓝画卷;往南俯瞰,岳麓苍山磅礴、湘江一衣带水,象鼻窝、桃花岭绵延西去。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谷山居南岳七十二峰之尾,启襟湘连湖之首。国金中心、滨江新城、梅溪湖国际新城、麓谷新城等城市片区高楼参差,相依相伴。

      谷峰山顶两侧崖高峰悬,但山脊却一路平坦。往西南方向直行一公里,渐行渐下,慢慢进入了谷地。相对于山北坡,南坡林木渐渐茂密起来,古木参天,马尾松、水杉、柏木、樟树、椴树、毛竹等修长繁盛阴翳。前行约一小时,耳闻水声。索声寻觅,前有一深谷,深邃莫测。山谷两侧斜坡地势险要,怪石嶙峋。从谷侧一无名小径手脚并用攀附藤萝下行,即进入谷底。仰望山谷,两侧山崖将阳光遮蔽,似有“一线天”之感。山谷青石间有一泓流水,掬水濯面,清凉沁人。谷地收集了最大密度最为浓郁的绿荫,雨后的草木树林绿得更为透亮。往后望去,有一小瀑从山顶飞流直下,水细如线。在底部沉积出堂屋见方的水潭。潭中蛙鸣阵阵、潭壁青苔密布、潭上几叶彩蝶翩翩起舞。沿水流再往前行,导航提示到了谷山砚采石场遗址。此处原盛产云母青石,两壁仍有藏青巨石。

      宋代米芾《砚史》记载:“潭州谷山砚,淡青、纹如乱丝、扣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

      从谷山砚采石场旧址走出,即到青石沟,群峰遮蔽间,中有碧池一方,池边巨木百株、竹林千秆,林下美墅数间,此处当是谷山“白石山房”之所在。

      谷山为长沙四大名山之一,海拔约362米,钟灵毓秀,极有野趣和灵气。据悉,湘江新区正在对谷山进行规划设计,拟提质改造成为森林公园,在保持原真“野味”的同时更加便利人们的游憩。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