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2022年高考作文题透露语文教育哪些新趋势?专家: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生活哲理等主题反复出现

写好高考作文:这四点很重要

  •   制图/王斌   制图/王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022年高考于7日拉开帷幕。印刻时代记忆、承载个人体验的高考作文题依然备受瞩目。

      7日上午举行的高考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4套,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题3套。从今年的作文题中,能读出哪些考查重点与教育风向?“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有哪些命题关键词?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围绕时代奋斗、生活哲思、文化经典展开。

      高考作文题多次直面时代重大事件。今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主题进入命题视野。全国乙卷结合“北京:双奥之城”的材料,要求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感受与思考;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要求结合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以“选择·创造·未来”为题作文。

      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表示,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专家认为,近几年作文考题的一大趋势,是紧密联系时政热点与现实生活,且结合得越来越巧妙。

      有的作文题目更强调结合个人体验书写对生活的感悟。比如,天津卷的“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全国新高考Ⅰ卷着眼围棋中“本手、妙手、俗手”的启示意义等。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表示,材料强调“本手”的“合乎棋理”和“功夫扎实”“理解深刻”,意在启示一线师生,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融通,阐明目标远大和磨砺功夫、基础扎实和创新创造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遵循认知与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守正而后创新。

      此外,对经典与传统的重视也充分体现在高考作文中。全国甲卷以《红楼梦》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材料,请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北京卷的“学习今说”,也从古人的“学不可以已”谈起,思考现在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的异同之处。

      侧重考查哪些能力?

      如何具备家国视野与时代精神,已成为青年一代的必答题。

      “共青团成立百年是今年的热点话题,这种出题思路对高中生关注时事能起到引导作用。”辽宁省特级教师赵志彦说。

      逻辑思辨与表达能力依然是考查重点,且难度有所提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中,“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是材料隐含的关键词。自命题作文能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深度,更为作文素养好、阅读底蕴厚、思辨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多元的思维空间。

      透露语文教育哪些趋势?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说,梳理近6年的课标卷作文题目不难发现,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生活哲理、文化传承等主题反复出现,“这些均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

      ——学会书写时代与国家主题。引导学生更加关心时政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高考作文如同社会微缩景观,映照出鲜明的时代图景。如近年来的北京卷作文题,更加强调青年与时代家国的联系。从“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到“新时代新青年”“论生逢其时”……这一趋势旨在引导学生更多从“小我”的世界中走出,扩展家国视野、思考时代命题。

      ——懂得传统与现代融合。作文题也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取材古代文化典籍到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从“文明的韧性”到“中国味”,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深化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领悟,而非停留于浅层论述。同时,彰显国家科技发展、时代风貌的主题更多走入高考作文,如“虚拟与现实”“科学与强国”等。

      专家表示,这要求学生既要品经典、咀英华,又要保持开放性,于感悟中传承与弘扬。

      ——具备一定思辨能力。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思辨与说理的比重在增加。如“幸存者偏差”“物各有性”“得与失”等题目,都在强调哲学思辨与多维视角。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一方面,材料作文在命题上逐年成熟;另一方面,给定材料的范围在不断扩展,为学生进行思辨和表达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

      ——拥有丰富真挚的情感。多次参与高考阅卷的王大绩认为,写作考查作文,更考查做人。能够打动阅卷人的往往是能写好熟悉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一篇作文要想获得阅读者的青睐,总要让人获得一点儿知识、思想、启发、愉悦、美感……”王大绩说。 (记者 舒静 胡浩 宋佳 王莹 郑天虹)

      据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