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以“强交通”服务和支撑“强省会”战略(奋力强省会 喜迎二十大)

      吴德峰 徐少兵 曹习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要先强起来;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更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事业在整个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重大作用。人便其行、货畅其流,交通天下,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激发了城乡发展的生机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湖南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把发展交通事业作为战略先导工程来抓,制定实施了“开放融通工程”和“交通枢纽工程”;长沙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交通枢纽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全面提高长沙交通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能力,以“强交通”来服务和支撑“强省会”战略。

      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人类的交通出行方式是不断丰富发展的,人类的交通出行效率也是不断提升提高的。从单一交通到综合交通、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从慢速交通到快速交通、从交通线路到交通网络,见证了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能级的提升,人流物流在有限区域和有限时间内通过不同交通方式便捷换乘、多式联运的通行诉求日益强烈,城市交通通道空间组织形式正逐渐转向围绕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构成的“放射性”网络。由此,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空间概念应运而生。

      综合交通枢纽是各类交通通道的交汇点和人流物流的集散地,也是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体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长沙以“强交通”服务和支撑“强省会”战略,就是要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成通达全国、联通全球的水陆空综合立体高效交通体系。

      今后一个时期,长沙应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大通道建设。强化黄花机场国际枢纽机场地位,每年至少新开通1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拓展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加快渝厦高铁湖南段建设步伐,推动形成“1+2+3”的省会高铁枢纽格局;加快实施京港澳高速和沪昆高速湖南拥堵路段的提质改造工程,提高国家高速公路主干道在湖南的通行能力;进一步疏通湘江主航道,提升长沙“通江达海”能力。推进大通道建设,实现“公铁水空”齐头并进,“东西南北”客货畅通,构建长沙面向世界互联互通高效立体综合交通对外通道;二是大口岸建设。打造黄花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国际门户枢纽和航空物流枢纽,推动“航空、高铁、地铁、磁浮无缝换乘”,承接国际直达、国内长途和国际国内中转功能;完善霞凝港、铜官港双驱动格局,推进长沙港功能性北拓虞公港,建设长株潭组合港和湘江港口群。水运港、公路港、铁路港和航空港等基础设施先进,吞吐容量巨大。通过大口岸建设,建成衔接顺畅的集疏运体系,不断提升长沙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三是大数据应用。推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长沙交通运输业务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交通物流模式创新和业态拓展,进一步提升长沙交通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层次和水平。

      坚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的原则,加大长沙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辐射广、带动强,是稳投资、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推手,也是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题中之义。必须坚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的工作原则,加大长沙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以高强度交通项目建设拉动和支撑“强省会”建设。在2021年规划实施的长沙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有八大项目就是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其中,轨道交通6号线于2022年6月开通载客初期运营,渝厦高铁益阳至长沙段已于2022年9月6日开通运营,实现了湖南全省“市市通高铁”,而其他交通建设项目正加紧推进实施中。

      在长沙正在推进和即将推进的交通建设项目中,以下交通建设工程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实施。一是长沙黄花机场改扩建工程。该工程被列入国家和湖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包括总建筑面积超53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总建筑面积达28.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集航空交通、4种地面交通、4种轨道交通于一体,是国内交通接驳方式最多、无缝换乘效率最高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工程竣工后,黄花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超过4000万人次,继续做大“中部第一国际航空枢纽”。二是长沙高铁西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该工程以“十”字形平面为基础,彰显“三湘四水、杜鹃花开”的湖湘文化理念,建筑设计规模约8.5万平方米,综合枢纽规模约40.1万平方米,同步规划建设4条轨道交通项目,使乘客能够在长沙高铁西站与长沙高铁南站、长沙火车站实现“一线换乘”,是串联川渝、湘鄂赣和闽粤地区间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部署规划建设长九高铁、京广高铁复线、常益长与武广高铁直通线、京广货运外绕线,启动长岳城际、长衡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米”字形区域高铁网络。三是湘江主航道提级工程。加快建设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实现长沙以下4.5米水深航道与长江无缝衔接,打造湘江黄金水道。

      强化省会引领辐射带动功能,突破长沙与省内城市间的“交通瓶颈”

      省会兴带动全省兴,省会强带动全省强。湖南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要求省会长沙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方面必须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引领辐射作用。而突破省会长沙与省内城市之间的“交通瓶颈”,则是发挥省会功能、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带动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的关键步骤。

      突破长沙与省内城市之间“交通瓶颈”的着力点有二:一是构建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交通体系,助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当前,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有:与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无缝对接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打通长沙市南部交通路网、连接长沙市天心区南部片区与湘江新区大王山片区的暮坪湘江特大桥等。积极推动长株潭域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四网融合”发展,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及时打通长株潭城际间的“断头路”和“瓶颈路”,建成“半小时经济圈”。同时,完善长株潭同城客运服务,全面推行长株潭联网售票、电子客票、交通一卡通(含社保卡、身份证)和三湘一码通,实现长株潭交通同城待遇。二是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带动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打造长沙绕城高速双环线,启动长沙绕城高速扩容工程,提升内环绕城高速通行能力,构建由武深高速、浏阳沙市至宁乡高速、宁韶高速、株洲至韶山高速组成的长沙高速新外环,大力减轻全省各市州车辆进出长沙城的交通压力。同时,积极推进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浏阳至江背、长沙至吉首等高速公路建设,适时启动长永高速、长韶娄高速扩容,拓展和完善以长沙为中心的轴向放射状高速公路通道,确保长沙与省内城市间高速公路干线通道畅通无阻。(作者吴德峰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少兵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副教授,曹习华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图书馆馆长、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长沙推进强省会战略的思路优化和实施对策”的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