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版面

战“疫”对国防动员工作带来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常德军分区政治委员 董 亮

      2020年新年伊始,在习主席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迅即行动,与肉眼都看不见的强大敌人“新冠病毒”,进行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民动员、全民响应、全民参战,社会主义中国的动员能力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足以让全球为之赞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先生价评:“我一生中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动员,我相信中国能控制这场疫情!”作为国防动员工作的基层实践者,反思这次防疫战争,构想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的国防动员行动,在动员反应、组织指挥、力量使用、综合保障等多个层面,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梳理总结,促进构建“完备的国防动员系统”。

      启示一、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贯彻到“完备的国防动员系统”,这是抓好国防动员工作的根本核心。

      疫情从发现到爆发,再到短时间实现有效遏制,在党中央、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村各个层面,从解放军官兵到政府人员、医护工作者、民兵、志愿者等各个领域群体,众志成城、精准研判、果断决策、迅速行动,这一场伟大的战“疫”实践再次证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国防动员,特别是战时国防动员,也必须像战“疫”行动一样,将党的领导全面完备到国防动员系统,健全组织、强化意识、锻造能力,切实塑造坚强的国防动员指挥中枢。

      (一)强化健全组织机构。应对疫情,各级成立由党委统领的指挥部,汇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部分还有军事机关的领导力量,下设综合协调、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医疗救治、交通运输等多个要素指挥小组,有力、有效地领导各层次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快节奏地运行。这种坚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同样也是国防动员行动有序展开的组织保证。战争是遭受现实军事威胁的极端紧急状态,国家必须拥有完备的国防动员组织领导机构,才能采取强制有力的战时管制。但目前,各级国动委只是一个挂牌的、临时的、协调的虚设机构,第一主任挂名、主任副主任挂职、成员单位挂责等客观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状与战时国动委必须实施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严重不符。因此,各级要迅速健全由党委统领、政府主体、军事机关协调的国防动员指挥机构,让“一综七专”各指挥要素机构迅速实体化,通过必要的教育训练,强化提升各级人员职能作用意识,把党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实在的贯彻到国防动员运转,完备国防动员系统制胜之脑,确保战时一切有利优势资源,能快速可靠送到战争一线。

      (二)深化高质国防意识。此次疫情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党政领导一线防控、一线指挥、一线动员,起到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但透过底线反思,正因为这场战“疫”行动涉及全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及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触及各级党政领导政绩指标考评,是不是存在部分党政领导不得已而为之的现象。同样,当下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东海、南海、台海、周边地域的战争威胁并没消除甚至还不小,党中央、中央军委、习主席也从战略层面出发,实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理念。但是,从中央延伸至地方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方党委政府国防理念参差不齐,对国防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尽一致,个别甚至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对国防建设关注度偏低。这样的现状、这样的意识是危险的、可怕的。在当下制衡强敌的军事斗争准备进程中,我们要实体建立国防教育讲师团队,增加军地交流任职和党校院校培训,强化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国动委领导全局性、忧患性的高质国防意识,促进他们自觉统一到党中央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思路上来,保持战略定力,自觉清除和平积弊,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明天就要打仗的思想准备,完备国防动员系统制胜之魂。

      (三)固化迅即反应能力。疫情暴发后,各级党委政府反应迅速、行动高效,有力地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走深入细,这些也为我们如何迅速组织国防动员树立了行动标杆。现代战争的突出特点,就是争分夺秒,快速动员、快速组织、快速研判、快速行动。然而,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真正经历重大军事演训或灾情救援行动历练的不多,这与他们要在国防动员行动中担任主要指挥员的现实要求很不相符,必须通过平时的训练和演练来提升。因此,我们要根据任务实际,周期性地组织国动委领导参加国防动员演练。通过演练,把作战行动需要的保障军兵种部队过境、重要目标防卫、保交护路、后方补给、兵员补充等行动,在平时完善行动预案和展开针对性演练的基础上,以最有效的方式迅速组织起来,形成国防动员任务与党委政府行动高度融合的有利局面,完备国防动员系统制胜之血脉。

      启示二、把“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全面贯彻到“完备的国防动员系统”,这是抓好国防动员工作的关键要义。

      在此次战“疫”行动中,党政军学群各个阶级、东西南北中各个群体,都体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只有社会主义能有救中国”在这场民族危机中再次得到证明。完备的国防动员系统,必须强化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抓住全民这个关键,像防疫战争一样,把国防动员工作延伸至全民,激发起全民要防,发动起全民去防,树牢起全民国防,切实坚强起国防动员工作的后盾保证。

      (一)树牢固化全民爱国意识。歌唱祖国的铿锵声音、逆行救人的飒爽身影、捐款赠物的爱民情怀、众志成城的决心勇气等等,这些在战“疫”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全民爱国意识,特别是对军队军人的尊崇,是我们中华民族应对危难后获得的宝贵财富。但反思反问,疫情的危险牵引千家万户,战争的警钟却还未在全民心中响起,对于国防,全民的表现还能这样不?近几年来,各级各地大抓国防教育进党政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院校等一系列动作,全民爱国意识的培塑上总体向上向好,但对象覆盖不全、持续增效不力、方法举措不活、突出重点不够等问题仍旧存在。这与国防动员行动制胜所需的思想基础要求不相符合,亟需抓紧纠治。因此,我们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根据行政人员、私人业主、老师学生、自由个体等不同阶级、不同群体的意识特征,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展开,切实培养感恩组织、感恩祖国的家国情怀,珍惜和平、积极防御的国防情怀,舍小家、为大家的中华情怀,把战“役”行动中凝聚的民族忧患,转化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助力的自觉自主,确保一旦有战事,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就能全面激发,形成思想统一、全民抗敌的有利局面。

      (二)持续建强全民行动力量。此次防疫战争,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省市区医疗救护队、军队医疗救护队第一时间抵达武汉重灾区,社会企业个人第一时间自发向灾区捐款,国内国外防疫物资立即全面、多渠道采购,全民全要素的展现了全民行动能力。着眼未来战争,国防动员工作的全民行动力量主要是寓军于民、亦兵亦民、军民共建的民兵队伍。通过近年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民兵队伍编建质量逐步提升,但思想认识不高、潜力调查不全、队伍编组不实、装备配套不足、能力建设不强的“五不”问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内容难保鲜、效果难落实的“四难”问题始终困扰,重应急轻应战、重共同轻协同、重单兵轻分队、重传统轻新质的“四重四轻”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与民兵队伍快速动员力、快速支援力、快速反应力的要求还不符合。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在紧盯民兵工作“三落实”保证的提前下,围绕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构建成体系、成规模的民兵新质力量,通过有效的联合作战训练,快速形成国防动员行动能力。

      (三)高度注重全民保障体系。此次防疫战争制胜机理中,检测、收纳、运输等一系列非医疗人员的末端保障力量是重要因素,在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感染人群得到有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米推出来的”与此次防疫战争的制胜机理阐述极其一致。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这是我们共产党人通过无数的斗争经历总结的克敌制胜法宝。当战时来临,军兵种部队是一线对敌,各级各地国动委和民兵队伍是支前稳后的中坚力量,然而对照战争需要,应对战争国防动员也需要政府行政人员的自觉参与、地方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支前、学生青年的积极参军、企业社会的大量募捐,有时甚至需要他们自觉地站出来为国牺牲自己。他们就是国防动员行动的全民保障体系。然而,关于这些人员的数量、服务的质量、主体的意识,在我们当前的国防动员工作中是短板甚至盲区。要完备国防动员系统,这个是重点。我们必须在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中加注这些因素、在动员力量建设中加注这些队伍、在演习训练主体中加注这些人员,才能做到战时依托广大民兵队伍,透过深入的政治动员,全民自主加入到动员支前稳后行动中去,切实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启示三、把“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全面贯彻到“完备的国防动员系统”,是抓好国防动员工作的具体抓手。

      应对疫情,国家机器全面运转,非常时期强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震惊世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也是近年国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后效能的释放。国防动员工作在军队和国防体制调整改革后,职能更明确、机构更精化、运转更规范,但对照防疫战争的指挥行动上,匹配人民战争新特点新要求的手段内容上还不够完备。

      (一)配套上下一体的法规制度。在整个防疫战争中,联防联控机制迅速响应,各类管理等级迅速明确,得益于新时代我国依法治国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得益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详细可行的行动预案。依法治国,同样体现在依法国防动员上。当前,在国家战略层面,国防动员领域的《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这些重要法规,正在利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有利时机,肯定会结合国防动员领域发展现状进一步修改完善,对加强对全国国防动领域的指导。然而,在地方层面,能结合本辖区实际,出台国防动员领域法规制度的不多、展开国防动员领域执法检查的不多。因此,我们特别要着眼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加强顶层设计与末端落实的有机整合,在各个层面配套与本地现实相一致的实施条例和执行规程,完善国防动员系统法规制度的落实环节,确保国防动员工作依法更明确、执法更明晰。

      (二)构建平战一体的运转模式。在这次防疫战争的收治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一锅煮到细分为危重症、重症、轻症分别救治的过程,这侧面体现我们在平时和特殊时期医疗处置的构想还不完善。我们国防动员行动,就是把平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资源,通过各个部分各个系统的供需对接,把有利的资源送到有需的一线。然而,透过防疫战争暴露的问题,反思国防动员系统运行一直存在军地供需不明的问题,两条线平行运行的问题还未解决,导致国防动员工作平战一体运行还不顺畅,一旦战事来临,想要达成迅速、有序的转换难度很大。着眼未来战争,我们必须迅速建立健全“作战部队—战区军种—战区—军委联指”自下而上的需求精准提报机制和“军委联指—国防动员部—省军区系统”自上而下的任务精准对接机制,对兵员动员需求、运输资源需求、科技动员需求等各个环节,抓好平战转换的针对性演练,才能保证平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战时支援作战行动。

      (三)形成军民一体的资源储备。此次防疫战争对医院等公共设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医疗物资、蔬菜、肉类等生活物资的产能和储备,进行了全面检验。国防动员涉及的领域更加全面,是对国防科技、教育、制造、基础建设等全要素的考量。当前的战略物资潜力于军兵种部队需求脱轨、潜力与实力不对等等问题比较突出,透过防疫战争,我们平时国防动员工作就必须按打仗要求,把未来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给养、药品、油料等一系列战略物资,根据本辖区动员需求,不漏一项、不少一物地配齐。当前在交通干线、指挥基地、医疗点位、物资储存等基础建设上,许多地方考虑军事改造因素的不多。应对战争与应对疫情截然不同,不是建几个方舱医院能满足的事,战争对这些场所的转换时间要求更高、数量性质要求不定、位置规格要求不明,我们只有在平时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军地两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军事行动需要,嵌入相关功能或预留功能接口,才能达到平时服好务、战时保打赢的目的。

      一场防疫战争,让国人心忧,更让国人振奋!对于我们国动人,更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动员反思课。要完备国防动员系统,我们必须始终把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到每个环节每个要素,炼好新时代人民战争的法宝,坚决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2月25日之前的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浏览
    前往
    关闭